蒋勋 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这一回,蒋勋不谈艺术,因这美已脱出艺术的苑囿:说大美,美在自然,在日用常行。书中,蒋勋公开自己力行生活美学的体验与心得,让大家明了美感训练并不难,有质感、有品位的生活并不贵、并不远。希望忙乱步调下的现代人,可从本书中习得如何放慢生活步调、舒缓生活压力,从最平易的生活面来伸展感知的触角,寻得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平静。本书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
蒋勋的大名,耳闻已久;他的书籍,渴望读完一本也很久了。记得第一本接触的是一本帖子的解读吧,台湾故宫博物馆的书帖影响美仑美奂,文字的解说相得益彰。只是似乎电子书总不能解这种带图像书的纸质感受,所以一直视为未曾读毕。而《天地有大美》则是我的意义上的读完的第一本...
评分初次接触蒋勋是在书店里翻到那本《蒋勋的卢佛宫》,翻了翻,没看进去。后来又看到《孤独六讲》书名好听封面也好看,想着先去手机上看一点,再去网上定了,结果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再后来就是这本《品味四讲》。 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而品味是在满足生存条件后延伸出来的词语,...
评分看到这本也算机缘,因为他的书好几本踩了雷,所以不看已经很久,记得曾经有段时间豆瓣刮过一阵很大的风批评他出书太快错误太多质量下降,但蒋勋的生活美学我还是挺欣赏的。而这本呢,是在图书分馆借书的时候(我喜欢借书或者逛书店时巧遇很多网上难遇的书,这是如今搜索引擎功...
评分曾经的《孤独六讲》让我们懂得在生活中要给自己留一个内心的空间,而《品味四讲》更加深入生活,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要停下来欣赏“风景”,发现生活中的美,品味它的美。 作者蒋勋,台湾作家、画家、诗人等,代表作《孤独六讲》、《少年台湾》,评红楼梦、艺术美学系...
评分台版装帧及印刷都极佳 下面是序言后的第一篇。 生活美学的起点 美的定义是什么?美的范围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谈论美的定义;也可以从艺术史切入来介绍古代埃及产生了哪些优美的艺术品,或者古代中国、印度有多美好的雕像或书法作品。如果现在不是从...
晓风里看的哦,哈哈
评分蒋勋的书读第一本惊艳,读第二本感动,读第四本就开始有点乏了,我已经读到第六本了,感觉差不多要毕业了。下一本读ly‘s M吧。不可否认确实有些点很动人,但扛不住车轱辘话一直说啊。他逻辑一般,纯以情动人。
评分好的生活,并不贵,并不远。
评分蔣勳先生說了......我們究竟在活着嗎?如果活着,我們活着的感受何在?是否在忙碌中逝去了?心亡為之“忙”,意謂“心死了”。
评分蒋勋的书读第一本惊艳,读第二本感动,读第四本就开始有点乏了,我已经读到第六本了,感觉差不多要毕业了。下一本读ly‘s M吧。不可否认确实有些点很动人,但扛不住车轱辘话一直说啊。他逻辑一般,纯以情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