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1892—1940),猶太人。他是20世紀罕見的天纔,真正的天纔,是“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顛沛流離的戲劇,他的卡夫卡式的細膩、敏感、脆弱不是讓他安靜地躲在一個固定的夜晚,而是驅使他流落整個歐洲去體驗震驚;本雅明的孤獨是喧嘩和運動背景下的孤獨,這種孤獨令人絕望,又催發希望,本雅明的寫作就永遠徘徊在絕望與希望之間,大眾和神學之間,這種寫作因此就獲得瞭某種曖昧的倫理學態度。曖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職業,他的主題,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間,他的隻言片語,都是不確定的,都是難以分類的。真正確定的,隻有一點,那就是他的博學、纔華和敏銳的辯證融會,正是這種融會,留給瞭20世紀一個巨大背影和一個思考空間。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邊境小鎮自殺,這個小鎮也是三年前,英國作傢喬治·奧威爾在經曆瞭西班牙內戰後,曆盡艱險,從此處脫身去法國的地點。
《單行道》是一本很難歸入某一類彆的書。所收數十篇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文筆詭異,奇思異想中閃動著智慧的靈光。這種斷片式的文風可追溯到尼采、施萊格爾、拉羅什福科,直至古希臘羅馬時代的作者。
《單行道》本身在思想錶述上就構成瞭一種全新的嚮度,一個在人群紛擾中跑入瞭一條不為人知的單行道的猛烈轉嚮,這本書在德國齣版不久,對於希特勒時代之前的德國充滿瞭敏銳的觀察的剋拉考爾隨即將該書視為“魏瑪共和國時期文學創作中的一次革新”。 本雅明在寫完為申請大學教授資格而作的《德意誌悲劇的誕生》後,感到他的寫作與正統的學院規範有距離,毅然收迴瞭這篇論文。此後,他開始瞭另一種寫作,《單行道》就是這種寫作的第一部著作,這是散文的和格言的,這是最強烈和最直覺的思想在瞬間的噴發。這是思想的煙花開在求索者的夜空。煙火有其璀璨的明亮,而瞬間明亮在夜空中卻又如同一段謎語。
阿多諾在評說《單行道》時這麼說:“應該是通過智力活動的某種短路去點燃火焰的東西,這個火焰即便不把既存的東西燒盡,也會將它照得熔為灰燼。”下麵就是我的一些被照亮的、熔為灰燼的思緒,它們等待被風遷徙,飄往單行道上……
本雅明藏在厚厚的玻璃鏡片後麵,他的眼神不斷射齣逼人的光芒,而我知道一些事情他是不說的,因為沒有對等的傾訴者,因為沒有真正的天纔的保護神的存在,因為藏匿纔是天纔真正的策略。藏匿纔是不受審查和麯解的惟一選擇,死亡是最終的藏匿,本雅明最終選擇瞭死亡,而不是被迫齣售自己的內心。在法國和西班牙的邊境綫上的他的結局,對於寫《單行道》的他不算是遙遠的未來時刻。
本雅明在《單行道》的開篇就發齣不要齣賣自己的警告。他藉用民間說法,提醒人們不要在沒有吃早飯前講述昨夜之夢,不能在夢還沒有徹底醒的時候講述自己的夢。“依此看來,敘述夢的內容很可能帶來災難,因為與夢中世界依然處於若即若離狀態的人通過敘說齣賣瞭這個世界,他必然會遭到報復。用更現代的話說,他齣賣瞭自己。”
《單行道》的題詞,指明這本書獻給阿西婭·拉西斯。這個女人難道是本雅明在夢猶未醒時的錶白,是一次對於警惕的放棄,是一次情不自禁的錶白,是愛情。
“這條路/叫阿西婭·拉西斯街/是她作為工程師/使這條街整個地穿過瞭作者。”一個女人穿越瞭天纔。本雅明謳歌瞭這位女性,這是一位天纔對於激發自己靈感的女人的謳歌,是一位洞察世事的智者對於沉溺的惡補,這個惡補看起來就是一場要把自己交待齣去的愛情,而在給這位女人的獻辭中,他最大程度地迴收瞭對自己的不可抑止的驕傲。本雅明說:“偉大的作傢們都毫不例外地對他們之後的世界進行瞭構想”,而我說,偉大的天纔都毫不例外地對自己的曆史進行瞭構想。
在夢徹底醒來之後,那些經過檢視和修飾的夢,可以反復地言說,且可以記錄在案,以供他人研讀。本雅明的造訪歌德宅邸之夢就是如此。當他夢見館長請他到通道的盡頭,在窗颱上打開著的來訪者登記簿上簽名時,他說:“當我上前伸手翻開登記簿的時候發現,我的名字已經被狂放的兒童筆跡大大地寫在上麵瞭。”這樣的意象,幾乎構成瞭所有天纔們的相似的故事集瞭,一位天纔總是在自己童年時代就受到偉大的前人的眷顧,或者和偉大的前人有著一種冥冥中的靈魂交流。
這個夢還在繼續:“在桌子一端的右首,我在歌德身邊坐下。飯後,歌德費力地站起身,我用手勢恭請允許扶他。當我的手碰到他的胳膊肘時,我激動得開始流淚。”在這種流傳甚廣的天纔傳說中,我依然被本雅明的深情打動。我隻能用我的一次夢中的淚流滿麵作為對他的緻敬。在看完安東尼奧尼的迴顧展所有影片後的夜晚,我夢到瞭我們舉行一次小的聚會來慶賀這次影展的成功。在一間倉庫一樣的影院中,放映著一部黑白的電影,故事和人物依稀是前蘇聯的,但這部電影在我的夢裏的作者是安東尼奧尼。看完之後,大傢來到庭院,有梧桐一樣的樹在落葉,三張長條木桌構成一個小的會場。一位同事將話筒遞給我,讓我說幾句。我拿過話筒,發現是一截舊的、上瞭銹的自來水管。我說,“他終於來瞭!”然後就淚流滿麵,等醒來的時候枕頭是濕濕的。在不斷閱讀本雅明之後,我最為害怕的事情是他會走入我的夢境。
“篤信是不具有創生力的。”(“緻男人們”篇)創生的力量如果不能來自篤信,那麼隻能在篤信的反麵蘊育和生長,在這個方麵是單行道一樣的毅然決然,這是一個空間的隱喻,如同本雅明對於巴黎街道的空間思考一樣,單行道的空間,構成瞭一個孤獨者的穿越,構成瞭一種一個嚮度的決不妥協的穿越行為。
本雅明熟知的波德萊爾在巴黎的清晨起來,在匆忙的上班人流中,他發現自己是惟一的逆行者。人流中的逆行者纔真正構成瞭靈魂深處的單行道,這不是空寂的空間的單行道,這是喧嘩中的單行道。一個逆行者擦過所有迎麵走過的錶情時,一定是孤獨與狷介,一定也是逃亡和哀愁。
創生的思考在本雅明處隻是寫給男人們的話,給一位女人的話則是這部書的題詞。天纔在夢見歌德的時候是驕傲的,在工作的時候是艱辛的,所以本雅明在“標準時鍾”片中說,“天纔是勤奮”。男人在渴望女人的愛情時,把自己的纔華獻給女人,然後,讓這種愛情穿越生命時,卻隻想證明男人的創生力。
我不得不抗拒這種通過對女人的命名的自我證明,這本書的那段題詞,開始扭麯變形,它們成為這樣:“這條路/阿西婭·拉西斯不是街的名稱/不是這條街道的修築者/她是一位路人。”在現實生活中,阿西婭·拉西斯沒有中斷和本雅明的交往,但是也沒有答應本雅明的求婚。
發表於2024-12-22
單行道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最近兩本一起讀,一本是單行道,一本是捨斯托夫以頭撞牆,讀起來就心悶得慌 ... 一開始還以為自己理解力不逮,後來慢慢地感覺齣應該兩本書都是翻譯上的問題,總覺得不順,前言不搭後語,索性放棄..... 翻譯是個大難題呀......
評分 評分尼采說,有些人要等到死後纔齣生。瓦爾特•本雅明就是這樣的人。本雅明1892年生於德國柏林,父親是德裔猶太人,一個成功的古董商。本雅明曾先後在弗萊堡、慕尼黑、柏林和波爾尼等大學研究哲學。27歲時他獲得博士學位,但後來他試圖以《德國悲劇的起源》在法蘭剋福大學獲得教...
評分“這條路叫阿西婭·拉西斯街,是她作為工程師,使這條街整個地穿過瞭作者。”1924年本雅明在意大利結識阿西婭,並於26年將隨筆集《單行道》題獻給她。同年,他懷抱結閤的願望(更多齣於激情)前往莫斯科看望這位在精神病院療養的“來自裏加的俄國革命者”“最傑齣的女子之一”...
評分這是我讀的第一本bejamin的中文譯本。非常的令人煩躁的一本書。 一方麵和以前讀的英文譯本的寫作內容不太相似,一方麵因為譯者的語言,讓我都覺得不再認識這個作者瞭。極其的沮喪。 譯後的那些字讓我怒從心生。如同一個老年女人強奸少年一樣的悲憤。 如此廉價的解釋,不僅僅是...
圖書標籤: 本雅明 哲學 瓦爾特•本雅明 德國 隨筆 單行道 外國文學 散文
瀋沫師姐因你而讀到瞭漢娜·阿倫特,於是26年以來,她第一次夜抽瞭一包煙。你這個譯普魯斯特的瘋子。你吞下寥若繁星的鴉片,流齣我也讀不懂的文筆,阿多諾的音樂與你踉蹌對位。將來這個世界隻屬於那些藉助宇宙之力生活的人,尼采與彌賽亞奏齣一九零零年柏林童年的全景幻燈。人隻能在共同體裏和宇宙欣喜若狂地溝通。活的生物隻有陶醉在生殖中纔能剋服毀滅的狂喜。思維圖像集和格奧爾格把通俗以為的主觀與偶然的經驗判歸客觀性,高更畫馬拉美,柏拉圖也要短路的哲學形式,精神、圖像、語言聯係為夢的層次,半地下層哪有弗洛伊德?隻有砌入牆裏的屍體在賭徒擲骰子般以詩解詩,請撥打技巧號碼去反思無控媒介,認識的悲哀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認識去排除的真實印記,現代主義史前史。拉西斯無可奈何地舉起雙臂卻永遠夠不到果實。但沒什麼比她的翅膀更真實。
評分單嚮街和單行道之間,我傾嚮於單行道。
評分單嚮街和單行道之間,我傾嚮於單行道。
評分決定把幾個譯本對照著讀~該如何看待這本哲思性的隨筆,書末附的阿多諾的評論很有幫助~
評分這個版本很不錯
單行道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