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八八九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留学罗马,归国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文艺创作,写了不少剧本。二十世纪初,罗曼·罗兰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统称《名人传》。他的长篇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也发表在这一时期,他也因此获得一九一五年诺贝尔文学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一九一九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一九二○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三年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以及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有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同时还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名人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为我们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
摘自《淄博机关建设网》 作者:孟令翠 《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给我们留下的并非只是一部普通的书,这部书不仅使那个时代的人,而且使我们、使以后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人类精神的伟大。在这部作品的感染下,人类也正沿着巨人们的脚步,坚定地向前挺进。 书中共分为三...
评分以前总感觉西方那些头发蓬松、目光冷峻的伟大艺术家都是很疯狂的人,读了书后才看到他们真实的一面,他们是和我们一样,有着同样血肉之躯的普通人,他们同样会恐惧,会软弱,会痛苦,会悲伤,会身不由己。 但伟人之所以不同,在于他们非凡的意志,无比的真实,从不逃避苦难。他...
评分贝多芬 悲恸的诗篇 失去了童年,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一个卑微的母亲,一台破旧的钢琴陪伴了他的童年。他没有过真正的爱情,他孤独,但他却心中有着一个他爱得天使。读到贝多芬抱着画像伤心的滔哭得时候,仿佛看到一个伟人的孤独,一个对爱情思念的伟人。...
评分终于将这篇传记拿下了,看完付雷译的前两篇后贝某人和米某人就如两幽灵般环绕在我心头. 一生的迷茫,坚持,生活的起起伏伏,种种的磨难, 生活是苦的啊.不懈的去承受这苦难的幽灵是怎样的人啊,他们是神还是魔鬼. 为什么这一切会降临在他们身上,抑或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幸运",不幸...
人民文学的企鹅经典系列美爆了!与原版相似但有磨砂凹凸感的封面,参考企鹅丛书的内页排版,摸起来非常舒服的纸张…相比之下译林精装版那蛋疼的人脸封面和小字接在正文句子后的注释简直差了不是一个等级。内容小时候读过,这次差点读哭Q_Q。读完了贝多芬传终于能听进去交响乐了。。。
评分英雄主义。
评分现在想来也许润色不少。
评分合译版,一个名字出现两个译法,得亏连读才知道是同一人
评分可以说是写得很糟糕的传记,充其量不过抒情散文,大量的臆想,几乎每页都有大篇注释原文,读起来很累。勉强看完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看到托尔斯泰传实在看不下去了,简直像是今人感情泛滥的影评,还不如直接去看《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罗曼罗兰的文笔属三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