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最后一名女知青》《生死晶黄》《日光流年》《受活》《坚硬如水》《风雅颂》等十余部。曾先后获国内外各种小说奖二十余次,作品被译为日、韩、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等二十几种语言,发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在国外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
精选1980—2010阎连科优秀短篇小说,回顾阎连科30年创作历程。
在这里,您可以踏寻阎连科不断成长与成熟的足迹,细细品味决然不同的名家人生!
该书是作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柳乡长》、《革命浪漫主义》、《奴儿》、《三棒槌》等39篇短篇小说。作者有不少的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但他的创作是从短篇开始的。从1980到2010年的短篇作品,这里都有收集,并将其分为三辑。这个短篇集子是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一次精彩回顾。
我不惯常打低分,可如果给这个高分,我该怎么面对那些煌煌名著?媚下是才尽者的呓语,审丑是艺术家的阳谋。
评分第一辑最好,然后质量一路走低。。说明老师的创作水平是与时俱进的。
评分从技法来说,除了神实主义,三十年里无甚进步,从内容上说,始终关注农村。写北方农村的人情真是真实到发指!早在三十年前,北方农村中村干部的仗势欺人就被阎连科收入笔下,比如《最后一场冬雪》、《黑猪毛,白猪毛》(《在冬日》的升级版)、《小镇蝴蝶铁翅膀》、《三棒槌》(读得到刘庆邦《血劲》的味道)、《四叔的身份》(倒是仅有的对权力说不的农民)。农民参军的真相也是阎连科关注重点,《坟地》(《斗鸡》的农村版)、《司令员家的花工》、《去服一次兵役吧》(读得到刘震云《新兵连》的味道。确实这一辈作家偏爱讲故事,也有以文学为参政的抱负,但这是不够的,探讨人的可能性要等城市出生的新一代完成,捍卫权利只能靠法律。
评分主题、意象乃至修辞手法重复都挺厉害的,阎连科的作品我也看了很多,我不再喜欢他了。
评分朴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