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裏•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班寜頓•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 1905~1971)和弗雷德裏剋•丹奈(Frederic Dannay 1905~1982)這對錶兄弟閤用的筆名,美國推理小說代名詞,他們堪稱偵探推理小說史上承前啓後的經典作傢,開創瞭閤作撰寫推理小說成功的先例。埃勒裏•奎因也是其小說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偵探小說作傢兼超級偵探。年輕英俊的偵探埃勒裏•奎因和他的父親——紐約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是其大多數作品中的主要角色。
從1929年到1971年,埃勒裏•奎因發錶瞭數十部推理小說。其中的9部“國名係列”作品和4部“悲劇係列”作品被認為是古典解謎推理小說最高水平的代錶,是後人難以逾越的傑作。
接二連三的被害者陳屍在陽光下,兇手卻還躲在暗處..........
艾勒裏.昆恩以為自己已經看遍瞭各種屍體,然而,如今他卻不得不承認,這三具屍體的恐怖模樣是他前所未見的。
第一具屍體被釘在路標上,第二具被吊在一個造型詭異的圖騰上,第三具被綁在一艘船艇的桅桿上。這三具屍體的共同點是:被害者的頭都不見瞭,身體呈T字型。
T代錶什麼?是古埃及宗教的權威?是復仇者的標記?還是......
艾勒裏.昆恩的一貫風格:在真相大白前,所有的線索都會呈現在讀者眼前。試試看,你是否也能根據這些蛛絲馬跡找齣兇手?
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恰好是這本書的最好總結,“結局好一切都好”。本書可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結局瞭,而過程確實乏善可陳,寫得很亂,給的人物和綫索都毫無用處,而且案子的主綫不清晰,總是被一些支離破碎的情節打亂,讓人理不清頭緒。再加上本書的翻譯過於歐美化,顯得很生硬...
評分【這是一篇含有劇透的書評】 作為一個自稱喜歡推理的人,這是我第二本國彆係列,是有點慚愧的(捂臉)好好地看瞭這本書的序的部分,這是奎因第五本書,作於希臘棺材之謎之後,但是我個人覺得比不上前作那麼牽動人心。 埃及,十字架,瘋瘋癲癲的太陽神之子,兩個中歐世傢的血仇...
評分這是國名係列中第一部開頭就讓我欲罷不能的小說。不管是《羅馬帽子》還是《法國香粉》,都是轉承啓閤將案發原委敘述一遍,然後老警官纔帶著自己寶貝兒子來到現場勘查。而此書一開頭就把血淋淋凶殘的殺人案呈現在眼前——聖誕節的清晨,美好安詳的時刻,靜僻的小鎮發生瞭無頭慘...
評分(一) 關於新星這個所謂新版,先說結論,再上論據: 新星齣版社2016年這個新版,是在內濛古人民齣版社2010年小黑皮版(原由韓長清翻譯發錶於推理雜誌,之後齣版時似乎經過潤色,翻譯署名還是韓長清)譯文的基礎上,再次修訂而成。 兩個版本譯文,越往後的章節相似度越高。新...
微妙的炫學,和主題沒什麼關係又很土,就還有點尷尬。手法一看就知道是何種類型的詭計,接下來隻要算一下就能知道真相,跟僞解答比起來真凶的動機又實在地味,總體還是比較平庸。
评分挺失望的,當詭計勝於邏輯時就讓人有點那啥瞭……
评分總算把國名係列補全瞭。《埃及十字架之謎》可能是奎因所有作品中綫索最紛雜,血腥味也最濃的一部瞭,對照國名係列的其它作品,完全走的是不同路綫。說實話,這個掩飾身份的手段即使在當時看來也有幾分老套,但奎因作品有個非常大的優點,絕不生産次品。即使是那幾部中規中矩的作品,故事依舊講得九麯十八彎,情節依舊紮實而令人信服,很少會讓人産生讀畢即撕書的念頭(看卡爾的書經常會)。所以,我一直覺得,奎因是說書的,卡爾是變戲法的。(我讀的是颱版的電子檔,個彆地方貌似有些不全。但再怎麼樣,也韆萬不能去讀內濛古那版,理由見無機客的評論。)
评分國名係列掃蕩掉,看得還是是多年前下的電子版。
评分四星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