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山東高密人。1955年齣生於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民傢庭,小學五年級輟學迴傢務農。十八歲時,到縣棉花加工廠做工。1976年2月應徵入伍。在部隊曆任戰士、班長、教員、乾事、創作員等職。1997年轉業到報社工作。2007年10月調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1984-1986)和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1989-1991),獲文藝學碩士學位。 2012年10月,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此奬的作傢。 1996年開始發錶作品。
《檀香刑》是作傢莫言瀝膽苦心磨礪齣的長篇小說。在這部結構精巧、語色濃鬱的作品中,真實地再現瞭清末山東半島發生的一起民間反殖民的鬥爭事件。帶頭領導這起反殖民鬥爭的民間藝人孫丙最終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為主綫,展示瞭中國王朝政治沒落中的諸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包括戊戌變法、義和團、外國殖民者的強取豪奪等等。小說圍繞著檀香刑的實施,將封建王權和權力鬥爭的殘酷性和非人道性錶現得淋灕盡緻,也凸顯瞭專製權力作用於個體上的曆史機製,成功地摺射齣專製權力賴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陰暗法則。 小說刻畫瞭一大批鮮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氣質的戲班班主孫丙、具有正義感的高密知縣錢丁、從京城刑部大堂告老還鄉的劊子手趙甲以及他們的女兒、乾女兒、兒媳婦孫眉娘、殘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凱等等。
如果把莫言的《檀香刑》和周實的《刀俎》進行比較,最大的差異是寫作的角度不同。《檀香刑》是以施刑者的角度展示刑罰,《刀俎》是寫受刑者的心理活動和對命運的思考。 我很懷疑這個差異源於莫言和周實對“受刑”的認識不同,以及在現實生活中對利益取捨的差彆。在當前生活中...
評分說實話,莫言的作品中透露這一些殘忍和無奈,也頗有與世不閤的氣味,當然不是從這本書開始,遠在《紅高粱傢族》的時候就是這樣瞭 很細緻的慢慢的講述刑罰的做法,放縱的感情,顛倒的黑白,仿佛世界就是這樣,美好、齷齪。什麼都有,什麼又都不那麼真。 讀這本書,還需要一點...
評分 評分花瞭一天的時候來讀這本書,卻要用數倍於讀書的時間來穩定下情緒。 作者讓劊子手當上瞭主人公,一闆一眼地講述著殺自己同類時的方方麵麵。對於細節近乎偏執地描繪,讓人從文字裏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疼痛。劊子手把殺人當成瞭藝術,事業,再拔高一點,可以說是信仰。各種酷刑層齣不...
評分書中有三個重要的角色,劊子手趙甲、高密縣令錢丁、貓腔祖師爺孫丙。 百傢姓前四位是“趙,錢,孫,李”;天乾排序前四位是“甲,乙,丙,丁”。 按照一一對應,應該是“趙甲,錢乙,孫丙”,但是為何偏偏高密縣令擬名是“錢丁”? 我覺得跟封建皇朝...
目前為止讀過的莫言的書裏我認為寫的最好的一本。還專門上網查瞭一下貓腔的曆史。隻是每天晚上睡前看,實在是不利於入眠。
评分這部作品是用聲音來寫情感的,充分的漢語文學特徵加上飽滿細膩的情感變化,是非常適閤讀齣聲的文學。雖然分成瞭,鳳頭、豬肚和豹尾,但故事的情節性並不強,立體的空間敘事,不同視角的穿插,驚嘆漢語錶達之美。某種程度上說,中國傳統小說所附著的強大曆史背景,也算一種文學性,用中式情感邏輯纔能錶達齣真正的中式思維。這部語言並不粗礪,而是精緻大方的。對於故事來說,人物較為臉譜化,但在具體事件的處理中情感復雜而深入。個人以為,對知縣的塑造最為成功,尤其是豹尾部情感上的巨大矛盾,讓知縣這一連結著各個社會成分的基層官員成為瞭文學的中心、曆史的中心。其身上承載著作者對這段曆史的思考,最終知縣的選擇,試圖扭轉曆史的方嚮。這個製度昏潰瞭,就以死亡來確認吧,就讓這些矛盾隨著人的死亡飄散吧。在我眼裏,它是積極的。
评分雖然作者說瞭長篇小說一定要寫長、但實話實說缺點就是長、到後麵沒啥氣勢、單拎行刑的段子確實有勁、
评分在我看過的莫言小說中,迄今為止《檀香刑》算是個人感覺“最莫言”的,也就是說它可能纔算得上莫言的代錶作,理由是融會瞭莫言賴以馳騁江湖的各類典型元素:1.重口味(對惡臭、人體器官的病態嗜好);2.對於本地民俗藝術、神巫力量及其背後的最普通【底層】民眾的真情描繪(被德國人殺害的那批貓腔藝術傢的絕唱);3.暴力(作為本書主題的酷刑,除檀香刑外還有斬首、腰斬等);4.社會曆史(洋人VS義和團,朝野之間無權和有權者的博弈);5.敘事者身份的不斷變化(一會兒咱傢,一會兒俺,一會兒餘);6.“魔幻”場麵以寫實的樣貌多次齣現,人與動物界綫模糊(比如從虎須中看到大蛇和豹子);……肯定還有很多,但篇幅所限,我就不寫瞭。
评分福剋納有《喧嘩與躁動》 莫言有《檀香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