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著名作傢、翻譯傢和學者,江蘇無锡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研究生院肄業。1935年與錢锺書結婚後共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鞦迴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係教授。1952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及隨筆集《乾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等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人民文學齣版社2004年齣版瞭《楊絳文集》8捲。
《乾校六記》為楊絳先生的散文名作,記述瞭1970-1972年間作者夫婦在河南乾校的種種“瑣細的舊聞和飄忽的感受”,雖說是“大背景的小點綴,大故事的小穿插”,但作者用溫婉淡然、近乎白描的手法為那個時代畫瞭一個意味深長的剪影。當年鬍喬木曾托錢鍾書轉達他對此書的十六字評價:“悱惻纏綿,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句句真話。”範用先生則言,“(本書)並非曆史,但是當事者的實錄,也可看作曆史的證言或曆史的側記。……這類作品,作者對它有感情,對後人,對瞭解曆史多少有些作用。”
發表於2025-05-23
乾校六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乾校六記》好在沒有苦相。 文革時中國知識分子較為苦楚的時代。智者的內心大抵脆弱敏感,反智的魯莽強硬讓太多文革期間的文字充溢著悲涼怨氣。楊絳的文字沒有,一點苦相都沒有,太難得。 不是生活本身不苦。女婿被人冤枉自盡,生活能力較差的丈夫被提前安排下鄉,女兒孤苦一...
評分2016.3.7 看著書扉頁楊先生三十多年前的笑容,想著那笑從“我們仨”到“我們倆”,再到“我一人”,依舊溫暖。 是從我不大喜歡《圍城》談起,便說到瞭楊絳,阿當(哥哥)給我推薦瞭《乾校六記》,說“又薄又好讀”,之後感觸良多地說瞭好多好多溫情片刻。 六篇像日記...
評分楊絳隨“連”下乾校的時候,我的年紀還小,纔滿月沒有幾天。我一直感覺那個年代是一個非常緩慢的年代,人長得快,可是歲月蹣跚,景物依舊。我的意思是生活和周遭十幾年沒有什麼變化。仿佛門前總是那些樹,一年四季更換著葉子,也不見長,好像總是那樣;而樹乾裏的年輪一...
評分楊絳先生一生所著,無論是劇本。小說還是散文,都擔得上一個“纔”字。人們提起她,大多第一想起的是錢鍾書之妻,隻是因為她願意,讓妻和母這個身份放在前頭罷瞭。她的文字,有一種極其柔軟的堅韌於其中,就像潔白的蠶絲,可承韆鈞而不斷。楊先生最著名的莫過於散文集《我們仨...
評分2016.3.7 看著書扉頁楊先生三十多年前的笑容,想著那笑從“我們仨”到“我們倆”,再到“我一人”,依舊溫暖。 是從我不大喜歡《圍城》談起,便說到瞭楊絳,阿當(哥哥)給我推薦瞭《乾校六記》,說“又薄又好讀”,之後感觸良多地說瞭好多好多溫情片刻。 六篇像日記...
圖書標籤: 楊絳 散文 隨筆 文革 中國文學 散文/隨筆 迴憶錄 中國
有的時候覺得楊絳先生作為少有的比三聯書店年齡還大的幾個作者之一,其散文水準有被拔高之嫌,其作品多圍繞神級人物錢鍾書,其核心精神都是在說生活還是要平淡為真,其餘真的就什麼,什麼都沒有瞭。我喜歡如我筆記中記得序言中的那段話,纔是此書的精華!
評分楊絳先生的心態真是好
評分楊絳先生的心態真是好
評分雖則是六篇短文,記錄楊絳先生與錢锺書在乾校勞動學習的時光片段,也能看齣他們這大半生所經曆的坎坷和當時不自由的大環境(花甲之年還要下放勞動),但楊絳先生的文字煉達,字裏行間亦顯露齣隨遇而安的豁達心境。
評分知識分子隻會吃不會做,有什麼用?還不得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乾校六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