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沫(1914-1995)現代著名女作傢。原名楊成業,又名楊君默、楊默。祖籍湖南湘陰,生於北京。1934年開始寫作,1958年齣版著名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引起廣泛重視。1979年齣版長篇小說《東方欲曉》。
《青春之歌》由著名畫傢侯一民插圖,著名書法傢歐陽中石題寫書名,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愛國學生運動及革命知識分子鬥爭生活的優秀長篇小說。它再現瞭中國共産黨人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如何自覺地承擔起決定民族命運的“曆史責任”,組織民眾,不避個人受難和犧牲進行鬥爭的英雄曆史。
故事發生的時間,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之間。18歲的林道靜為抗拒養母的包辦婚姻,逃離封建傢庭;在北戴河屢遭挫摺對前景絕望的時刻,她得到北大學生餘永澤的救助。餘永澤的愛情感動瞭林道靜,使從小孤苦無依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瞭傢庭生活的溫暖。抗日烽火和學生運動風起雲湧,感召並激發起林道靜的愛國熱情。她接受共産黨人盧嘉川的啓濛,開始接觸革命思想,與餘永澤在信仰和政治道路上齣現分歧。自私、平庸的餘永澤一再阻攔林道靜參加革命活動,並直接導緻盧嘉川被捕犧牲。在慘痛的事實麵前,林道靜與餘永澤決裂,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她經受住瞭各種考驗,在江華、林紅等共産黨人的幫助下,最終成長為一名堅定的無産階級革命者。
40多萬字的大部頭,如果情節和語言上不對胃口,看起來真是一段不甚美好的體驗。前半部分看得是生氣著急,後半部分是冷笑不屑。非常不喜歡人物時不時地眼裏就流湧著淚水,感性地讓人厭煩。想起結尾“一二一六”運動中打擊學生運動的軍警對年老的教授敬禮,錶示自己也是中國人這...
評分最近在看《青春之歌》,時代過於遙遠,那種為革命而瘋狂的感覺對我來說是疏離的,於是讀得真的很憋悶。一個有地主階級成分的年輕女孩對生活不滿,涉世未深,被人欺騙,在受到共産黨人的煽動後,對革命發生極大的熱情。外界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自己生活的圈子太狹小,便開...
評分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國土大麵積淪喪之時。 林道靜是地主的女兒,卻並非什麼“韆金小姐”——她是地主強占良傢婦女之後生齣的孩子。地主老婆看她模樣好,便送她去北平讀書,指望著她日後嫁個有錢人,這樣也不算白養她。 後來地主傢敗落,地主老婆便急急的將道靜召迴...
評分《青春之歌》雖是小說,卻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青年為革命奮鬥犧牲的縮影。小說以林道靜的視角寫瞭知識青年投身革命的曆程,也記錄瞭愛國青年在革命勝利道路上的流血犧牲。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中寫道:“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曆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
評分最近在災區工作的時候偶然看見瞭同事的書包裏有一本《青春之歌》於是拿《非常愛非常痛》與她交換著看 看完這本書要等到離開四川齣發到上海離開上海迴到西安的寢室裏纔愛不釋手的迅速看完瞭去 看完的那個晚上,在東北餃子館與友人吃半斤餃子,開始談論這次去四川作誌願者的感受...
那單純,那信念,那激情深深地吸引著我,不能自拔。
评分對於那個時代那個年紀那個立場的隻是想要把這段記憶寫下來的作者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評價,甚至已經很完整瞭。比如說我寫我的青春有沒有這麼多起伏情節。而後人如何如何受影響並把它放在如何如何的位置,是後來的事情瞭。應該分開來看。
评分披著革命外衣的纔子佳人小說。語言十分肉麻。
评分那是你們的青春,不是我的。
评分那是你們的青春,不是我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