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1955年出版《枯枝败叶》。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西亚·马尔克斯中文官方网站 http://www.douban.com/marquez
发表于2025-02-04
枯枝败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很多年后,马尔克斯常会说起他年轻时那几个著名的故事。比如他少年时在阁楼上,初读到卡夫卡《变形记》那著名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时,曾经大呼“原来如此!”——他发现,隔着大西洋的卡夫卡先生,与他...
评分恰如诸位,读过数次《百年孤独》之后才接触《枯枝败叶》。 不同之处在于,读《百年孤独》每每是在雨天;而《枯枝败叶》,是两个伴着蝉鸣的夜晚。那是一个雨意绵绵的下午,坐在宿舍阳台上,暗红而锈迹斑斑的宿舍楼群,偶有飞鸟背负雨水划过天际,我为这样一个句子心悸:“马孔...
评分本文本来有个副题,太长了,只好搬到这里: 一桩伤心事:伟大名篇,当初只卖了300本 多年以后,马尔克斯想起写作《枯枝败叶》的时候,一定会涕泗横流。 《枯枝败叶》的命运本身,就是一场传奇。 1950年初,两易其稿的《枯枝败叶》终于分娩了,这样小马才有心思去进行他《家》的...
评分1949年圣诞,哥伦比亚的繁华都市——巴兰基亚。年轻而率真的马尔克斯,怀揣文学梦想,来到这座令人兴奋的海岸城市。他还不知道,他的文学之梦将在这里结出第一颗丰硕果实。 22岁的马尔克斯,一直在断断续续撰写一本尚未构思完毕、老也脱不了稿的书,这部名为《家》的“第一个长...
评分(生活新报 / 何惠子) 其实,我还觉得马尔克斯是温情悲悯的。在《枯枝败叶》开始前,马尔克斯引用一小段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的台词。这部戏剧是说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因违抗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反叛城邦的兄长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这是一个悲情的...
图书标签: 加西亚·马尔克斯 拉美文学 小说 外国文学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文学 拉美
★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出版
★ 从写《枯枝败叶》的那一刻起,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没有人可以阻拦我。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序篇 :“ 马孔多的礼拜三,正是埋葬魔鬼的好日子。 ”
《枯枝败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名作,描述了马孔多镇一家祖孙三代在一个大夫死后为其收殓的半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被视为“已具备《百年孤独》的雏形”,也开启了马尔克斯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不过为什么和苦妓追忆录一起看就像两个人写出来的。。。
评分充满了腐尸气味的小说,居然伴着那些文字就冲了过来。还有随时切换的主角视角,眩晕又迷离的叙事风格,在他一遍又一遍重复的絮絮叨叨中,彻底爱上了。「百年孤独」拿出来再看一边吧,也不是很难。
评分13年1月6日想读。14年4月初开始看断断续续21日凌晨2点看完(看到后三分之一已经可以一气呵成了)。没有长篇那么惊艳,吃青草、机械娃娃等梗都没有用到。梅梅、坏老公等很多人物也没有进一步交待,更像是好几篇小说的开篇。但依然可以见得的是马尔克斯确实是个太会讲故事的人,无论从这本书的叙事结构排布还是对全书节奏的把控来说都很厉害(一开始读不进去后来欲罢不能),而且以不同人物的立场对同样的事情进行描绘的手法虽不新颖但难得的就是做到逼真贴切而又能让读者顺利区分每个人物的心理(厉害的是并不是以章节将大家分开,而是“无缝衔接”,显得非常自信且效果很好)。唯一不爽的是:到最后我也不知道上校的老婆第一眼把医生认成谁了……一直以为会是本文的结尾神梗,却让我失望了。
评分烂书,不知所云。
评分面对衰败无可挽回,孤独者渐至无事可做,于是在回忆中构建起魔幻的城。我怕终有一日党的天下会万世不易,中国的文人专心的拼凑深奥的符号,而中国人终究也会沦落到马孔多居民这般无法互相理解、永恒孤独的田地。
枯枝败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