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1955年出版《枯枝败叶》。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西亚·马尔克斯中文官方网站 http://www.douban.com/marquez
★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出版
★ 从写《枯枝败叶》的那一刻起,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没有人可以阻拦我。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序篇 :“ 马孔多的礼拜三,正是埋葬魔鬼的好日子。 ”
《枯枝败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名作,描述了马孔多镇一家祖孙三代在一个大夫死后为其收殓的半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被视为“已具备《百年孤独》的雏形”,也开启了马尔克斯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很多年后,马尔克斯常会说起他年轻时那几个著名的故事。比如他少年时在阁楼上,初读到卡夫卡《变形记》那著名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时,曾经大呼“原来如此!”——他发现,隔着大西洋的卡夫卡先生,与他...
评分枯枝败叶残酷无情,带来一切腐烂的气息,刮走马孔多的财富与信仰,留下枯枝败叶腐烂的气息,扬场而去。 能带走的,本就不属于它 《枯枝败叶》是马尔克斯的第一部小说,他用尽心思、倾其所有来创作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好像成了其后他所有作品的源头。 马孔多的名字并不陌生,...
评分“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百年孤独》开头是与《枯枝败叶》有联系的...
评分“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百年孤独》开头是与《枯枝败叶》有联系的...
评分二十多年前,当我因无法克服从众心理和马尔克斯的盛名诱惑把《百年孤独》捧在手里的时候,很快被他特别的叙述方式和那些又长又极其相似的名字弄得晕头转向,虽然很勉强地读完,但说了些什么,除是一些零星的片断,基本还是一头雾水。二十多年后,当我把薄薄的一本《枯枝败叶》...
马贡多是个神奇的地方,同一件事被祖孙三代目睹一遭,摇身变成了三个故事。这里生长着大量看不见的人,它们餐风露宿飘摇在天地之间,只为偶一为之地现身,惊鸿一瞥,旋即消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却又死而不僵。他们终究化为这永生之城镇中,一团不灭的存在,名之为"枯枝败叶"。
评分终在频繁切换的镜头下,倒头酣睡了…
评分二十多岁就写那么好
评分终在频繁切换的镜头下,倒头酣睡了…
评分《百年孤独》序篇:马孔多的礼拜三,正是埋藏魔鬼的好日子。序篇是在百年孤独十二年前亦即1955年写的,所以从时间推过去倒也算是枯枝败叶地老,所以也要刘习良和他娘子来译了,我没有说中国翻译协会会长翻译地不好,只是时代不同,他翻译得没有范晔、魏然若干人等契合我的语感罢了,我的操语法型语感,不过毕竟你翻译了《玉米人》,你也是好玉米人啦哈。老上校、妇女伊莎贝拉、小孩马丁的一炮之子,三个人物的第一人称口吻;过去十几年、现在大夫之死,两个时间向度;倒叙、直叙,两种狭义叙事手法。然后我们3乘以2乘以2得出12种叙事角度,12种在现代来看不多不少,切来切去峰回路转地固然巧妙,然后却体现不了马尔克斯其人的绵绵厚重,到底是28岁的少作,不免让我想起龚鹏程28岁的《文学散步》了,活的老好啊,当代孔孟超过天下第一才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