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东北乡。小学五年级轰学回乡务农。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教员等职。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1980年开始创作,著有《红高梁家族》、《丰乳肥臀》、《酒国》等八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欢乐》、《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拇指铐》等多篇。
学习蒲松林,ISBN:9787515311333,作者:莫言 著
见莫言的小说以《学习蒲松龄》为名结集,很高兴。因为《学习蒲松龄》本身分量很轻,更像一篇序言,以此篇做书名,显然是要主打莫言的志怪特色。可是《枣木凳子摩托车》、《白狗秋千架》这样的作品,实在不是充分体现这一特色的最佳选择。因此,看了《学习蒲松龄》这本集子...
评分见莫言的小说以《学习蒲松龄》为名结集,很高兴。因为《学习蒲松龄》本身分量很轻,更像一篇序言,以此篇做书名,显然是要主打莫言的志怪特色。可是《枣木凳子摩托车》、《白狗秋千架》这样的作品,实在不是充分体现这一特色的最佳选择。因此,看了《学习蒲松龄》这本集子...
评分- 才知道, 和小說對話, 比和散文, 和歷史書, 要難。可能理性那一部份變得很弱很弱, 都是情感, 意像, 場景。要麼就搞點理論, 做做文本分析, 要麼就乾脆說句喜歡還是不喜歡。 - 莫言的故事, 我是喜歡的, 總體來說。我記得《豐乳肥臀》, 我記得《生死疲勞》, 在那暗黑的廣州的閣...
评分莫言的书,这是我正式读的第一本。他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小说大卖,路边小书摊上的各类盗版《丰乳肥臀》《蛙》《檀香刑》等等摊得到处都是,简直如同洪水泛滥。可我不太想读。我是个对畅销书稍微反感的人,当人们手捧一本畅销书为之喜为之悲的时候,当人们口口声声里全是一味的...
评分我一直在想写点东西给莫言,但是真的不知道从何下笔。 我相信很多人拿到这本书和这本书的名字《学习蒲松龄》有很大的关系。我一直在假想莫言把当年蒲老先生的那股生猛劲拿出来,深入民间去听故事,写故事,然后集结。 前几篇《奇遇》、《夜渔》还真有那个味道,但是从《天才》...
2016.06.09
评分以前对莫言没好感,总感觉是趁着诺贝尔奖蹭热度的,一时间都是他的书,又觉得写的土不啦叽又油腻,后来我明白对于一个拼命要离开农村乡镇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喜欢他的,这几天胡乱散看,看余华写他挺多的,没说好没说坏,就说一起生活,感觉是个有点愣气的机灵小伙,后来看阿城说他写的鬼故事朴实老实有意思,说他是个天才,后来还夸了很多人,对于一个看重传统文化,看过荒唐的人喜欢他也明白,那本集子是1992年写的,记得里面有一日写 三年了(删减)也感觉挺什么!今天正好看到这本书,觉得是书商在取巧和他们都没关系 喜欢前几篇,后面的感觉有点像余华的味道,最后一篇虽然矫情了点但那股柔情还是看的泪目
评分以前对莫言没好感,总感觉是趁着诺贝尔奖蹭热度的,一时间都是他的书,又觉得写的土不啦叽又油腻,后来我明白对于一个拼命要离开农村乡镇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喜欢他的,这几天胡乱散看,看余华写他挺多的,没说好没说坏,就说一起生活,感觉是个有点愣气的机灵小伙,后来看阿城说他写的鬼故事朴实老实有意思,说他是个天才,后来还夸了很多人,对于一个看重传统文化,看过荒唐的人喜欢他也明白,那本集子是1992年写的,记得里面有一日写 三年了(删减)也感觉挺什么!今天正好看到这本书,觉得是书商在取巧和他们都没关系 喜欢前几篇,后面的感觉有点像余华的味道,最后一篇虽然矫情了点但那股柔情还是看的泪目
评分故乡就给我的,是小说的魂魄。这本书,留给我的无穷的想象,亲近的言语再没别的了。故事不敢恭维,或者是我没经历过,不懂的其中的蕴含吧。
评分应该是被标题吸引才买的这本书,确实是些奇怪的故事,但是语言有点过于平白了,阅读轻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