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

自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爱德华•勒维(1965-2007),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这是一位很特殊的作家,他毕业于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却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自1991年开始钟情于抽象画,1995年,印度的两个月之旅回国后,决定放弃绘画,焚毁了自己的几乎所有画作,开始涉足摄影。先后出版了三本摄影集《恐慌》(2002)、《复原》(2003)、《假象》(2006),并为很多杂志提供摄影作品。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7部作品,包括《自画像》、《日记》、《著作》、《虚构》、《自杀》等。

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朴实,情感真实,淡淡的悲怆凄凉跃然纸上;特殊的句子结构,犹如“碎片的组合”,被称为“文学立体派”。勒维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其作品内容本身的影响,他的写作风格称为一种新的风格的研究对象。法国作家Nicolas Bouyssi研究勒维的书籍《刻板印象的美学:读爱德华•勒维》。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爱德华·勒维
出品人:世纪文睿
页数:128
译者:王明睿 译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11615
丛书系列:爱德华·勒维作品集
图书标签:
  • 爱德华•勒维 
  • 法国文学 
  • 心理 
  • 自杀 
  • 小说 
  • 那些自己结束生命的人 
  • 法国 
  • 心理学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小说是作者爱德华•勒维的遗作,他在自杀前十天将本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小说使用第二人称“你”叙事,讲述了二十年前,童年时期的朋友自杀的事件,并以此用碎片化的生活细节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展开对朋友的回忆。主人公“你”是一名沉默自闭的男子,因为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逐渐沉迷于策划自己的死亡,最后在某天准备与妻子出门打网球的时候,掉头回到家中地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语句,淡淡的笔触,让读者领略一个自杀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生活安定,我也稳重 可堕落,才是我的本性 要付出多少,才能重新振作 盯着一个点,我昏昏欲睡 盯着一堆物,我思绪如麻 瞄着一条线,我看到了方向 时间于我不够 空间于我足矣 虚无于我是诱惑 ——《自杀》 42岁的法国作家爱德华·勒维自杀了。在他将小说《自杀》书稿交给出版社...  

评分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完美死亡 这本《自杀》看的断断续续,想来,无论是谁,面对一本讲述一个人在自杀前完完整整的情绪起伏历程的书,都不会读得坦然自若且不亦乐乎。 爱德华•勒维的这部小说描述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富足,英俊,聪明,幸福,却在某一天和妻子、朋友一起外出...  

评分

评分

一本特别的书,一部立体的小说. 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却有着完整的意义. 作者在书中让"你"死去了,再通过过往生活的片段让"你"活了过来. "你"的死去,"你"的故事,"你"的思绪. 随便翻开哪一页开始看,都不会影响阅读,无所谓顺序. 这不是一个人...  

评分

《自杀》。一本刚过百页的小书,却有着骇人的名字。这两个字,太过刺眼。 准备试译时,满脑的血腥场面,有些恐惧。可翻开第一页就发现,我错了。没有暴力,没有狰狞,没有绝望,也没有怨恨。很安静,也很随性,像是好友叙旧,无关所谓的章法逻辑。 不少评论认为,书中的“你...  

用户评价

评分

小说或者回忆可以被时间、事件,以正序、倒序的方式恣意地阐释。正如因可是果的开始,果亦可作因的导向。一个人解读世界的方式,决定了他以什么逻辑看待自己的遭遇。花开不为花开,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得失,人却不能这样。付出与收获,欢喜与悲苦...抓破头皮亦要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以此证明或者因为努力不够,或者因为运气不够,逃不开避不掉像是向死而生,人生轨迹上的每个转弯都指向同一个不够幸福的未来,其他可能被未发生抹杀。不够幸福,所以疲乏、困顿,然后与幸福拉开了距离,对一切摆起拒绝融合的嘴脸,觉得活着就是受罪,却没有去死的勇气,挖空了心,排空思想,只能看见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傀儡。音乐、阅读、观影,看似丰富多彩的每天与热爱生活,不过空虚吐出的苟延残喘地烟。

评分

这本书最有趣之处是里面的插图,那些美术作品。书的包装太过精美,让人爱不释手,只可惜文字太自怜自恋,令人反感。

评分

评五星不是因为作者在交稿后10天后就自杀的行为,也不是因为我觉得我觉得他里面的见地有多么深邃正确。仅仅只是因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见识到了“自杀并不一定是因为生活有多大的不幸,一个善于(过分?)思考的人完全有经过周详的考虑之后自主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可能性”的活生生的个例。大多数人的绝笔往往都是在叙述自己的痛苦,但这本的作者却是以死者的好友“我”的视角去叙述选择自杀死去的“你”,这种完全抽离式的写法对于一个可能已经动了自杀念头并把完成这部“小说”当成自己自杀仪式中的一个环节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棒了

评分

闺蜜的第一本译作

评分

这才是最绝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