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发表于2025-02-02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很多人希望在自己早年间就可以遇到良师益友,这是自然的。但是有没有这个运气就另当别论。我一路读书读到今天这个年纪,在学校遇到的良师很少,他们只要不要过多的干预我,我就谢天谢天了。唯一记得的也就是小学的语文老师,带着我们大家去看闪电。多么人文情怀。 书中很...
评分抄书# 以下是我们从录像带扒下来的文字记录,尽量保留现场交流陈虻语言的原汁原味。 陈虻先讲了以前和一个编导发生的故事: 我给他讲片子,我说你这片子主题应该是这个,他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再讲下一段,他还是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当时我一拍桌子,下次我审你...
评分今天,我想带你认识一个人,还想向你推荐一本书。 他叫陈虻,第一代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制片人,2008年因病去世。 时隔5年,这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才面世。 也许你与我一样,此前对这个名字是如此陌生。现在,我知道了,...
评分今天,我想带你认识一个人,还想向你推荐一本书。 他叫陈虻,第一代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制片人,2008年因病去世。 时隔5年,这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才面世。 也许你与我一样,此前对这个名字是如此陌生。现在,我知道了,...
评分吸引我阅读这本书的首先是书名,一种触动心灵的感觉。 作为一个完全的局外人,之前不知道陈虻,没看过东方时空,对CCTV一向非常反感。但是通过试读之后,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从头看到尾。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到他的激情与梦想。在现在这个理想几乎只能在心中秘而不宣的...
图书标签: 陈虻 新闻 纪实 成长 人物 新闻传播 人文(文化+社科+教育) 随笔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
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的人。
本书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 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篇文章构成,从十八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
包括前言在内20章。附录6篇访谈。随书赠送60分钟的一个纪念陈虻的光盘。
一个学广电新闻的人,看到这样的书总会热血。
评分陈虻这个人,也是读的少想的多。比如Teleological thinking相关的东西,看看哲学书很容易摸清。他凭经验在探索,但是没能系统看问题。这是最遗憾的地方。
评分“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的,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评分很多电视人不缺执行力,但缺思想;不缺技术、艺术与想象,但缺配得上实践的综合考量。集理论、艺术、思想、执行于一体的陈虻的确不是捧的,是真教父也。本书可作广电专业的教科书……
评分最大的收获①【重新理解新闻的定义】新闻不一定全等于时效性,凡是那些人们不曾知道的,或者不曾被合适地表现,不曾被真实地理解的事物都具备新闻性。②【深刻不一定仅需要文字和语言表达】电视节目的深刻不能凭解说词拔高,不要总是堆砌记录,而要学会表达,通过已发生的事物来寻找他为什么发生③【珍爱生命,远离电视新闻传媒】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