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猶太人。他是20世紀罕見的天纔,真正的天纔,是“歐洲最後一名知識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顛沛流離的戲劇,他的卡夫卡式的細膩、敏感、脆弱不是讓他安靜地躲在一個固定的夜晚,而是驅使他流落整個歐洲去體驗震驚;本雅明的孤獨是喧嘩和運動背景下的孤獨,這種孤獨既令人絕望,又摧發希望,本雅明的寫作就永遠徘徊在絕望和希望之間,大眾和神學之間,這種寫作因此就獲得瞭某種暖昧的倫理學態度。曖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職業,他的主題,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間,他的隻言片語,都不是確定的,都是難以分類的。真正確定的,隻有一點,那就是他的博學、纔華和敏銳的辯證融會,正是這種融會,留給瞭20世紀一個巨大背景和一個思考空間。
發表於2025-02-08
啟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A為本雅明梳理觀點 B 提齣一些問題 A:“本雅明在這篇散文的開始就引用瞭保羅.瓦雷裏在《遍在的徵服》裏對於藝術的一段話,他說:“不久的將來,“美”的古老工業裏會産生徹底的改變,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分,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特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利與知識...
評分 評分1. "As Hegel put it, only when it is dark does the owl of Minerva begin its flight. Only in extinction is the collector comprehended." "The smallest antique shop can be a fortress, the most remote stationery store a key position." 倫敦的夜晚,散場的人群像飛...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本雅明 華特.班雅明 文化研究 文化批評 王斑 牛津 當代藝術 西方馬剋思主義
“作傢其實並不是因為窮纔寫書賣文 而是因為他不滿意那些他買得起但又不喜歡的書”
評分《譯作者的任務》中關於翻譯的觀點特別喜歡,「世界文學的重要作品也從未在問世之際就有選定的譯者,因而它們的譯本標誌著它們生命的延續」
評分《譯作者的任務》中關於翻譯的觀點特別喜歡,「世界文學的重要作品也從未在問世之際就有選定的譯者,因而它們的譯本標誌著它們生命的延續」
評分想象班雅明站在一片黑暗中,這個採珍珠的人,他身後站著一個邪笑著地駝背侏儒,而他的麵前則是麵無錶情的新天使。
評分《譯作者的任務》中關於翻譯的觀點特別喜歡,「世界文學的重要作品也從未在問世之際就有選定的譯者,因而它們的譯本標誌著它們生命的延續」
啟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