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Columbus。29岁后瘫痪。著有《心是孤独的猎手》、《婚礼的成员》、《黄金眼睛的映像》、《没有指针的钟》等小说作品。1967年9月29日麦卡勒斯在纽约州的Nyack去世,时年50岁。
《伤心咖啡馆之歌》收入了麦卡勒斯的七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最著名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以及麦卡勒斯十七岁时发表的处女作《神童》。
诸篇小说的背景多样,有都市生活的,有大学生活的,也有家庭生活的,但其反映的主旨似仍在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那种没来由的孤独感。书中除《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家庭困境》曾被引介入国内,其余均为首次面世。
文/饭小鳗 谢绝转载! 其实我要写的并非针对这本书的评论,而是试图表达对麦卡勒斯文字的整体阅读感。 ——题 八月的下午,路上空荡荡的 尘土白得耀眼 头上的天空亮得像玻璃 枯坐在百叶窗后的女人 倾听着来自大地深处的 被束缚者的歌唱 ——《伤心咖啡馆之歌》 真想知道卡森...
评分文/饭小鳗 谢绝转载! 其实我要写的并非针对这本书的评论,而是试图表达对麦卡勒斯文字的整体阅读感。 ——题 八月的下午,路上空荡荡的 尘土白得耀眼 头上的天空亮得像玻璃 枯坐在百叶窗后的女人 倾听着来自大地深处的 被束缚者的歌唱 ——《伤心咖啡馆之歌》 真想知道卡森...
评分好在时间与岁月过得快,阅历馈赠给我重新审视高贵写作者的机会…… 三年前我在大学,初读这本书时,没有完全读懂。不过,中篇《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如此经典,像打过硬仗的兵,与之交过手的人,相信都会印象深刻。卡森笔下爱密利亚小姐的形象,那时已深深地...
评分我只看了一篇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整个的感觉,就像看一部失败的文艺片。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看文艺片,看了好多闷到呕电的电影,有些虽然闷,但结尾总有惊喜,犹如漫漫长夜过去,看到曙光,或者如漆黑一团的阴雨夜,忽然一道绚丽的闪电,让我觉得...
评分我在电脑前枯坐了一整夜,直到东方已白,却尚未写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这种失语是经常发生的,却往往让我无比煎熬。在一个朋友的著作中,我读到了他对写作失语的描述,请允许我将其抄写在这里: “开始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我突然很无奈地发现自己陷入了失语的泥沼。整整一天坐在电...
在大学就有文学爱好的童鞋向我强烈推荐麦卡勒斯,可惜那会儿我疯狂的沉迷于各种推理小说中不能自拔,以至于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读她的书。终于,这是我读她的第一本书,不是最著名的《心是孤独的猎手》,而是一本中短篇集。真的是太棒了!“孤独”一直是各种文学作家很喜欢归入到自己作品中的一个关键词。写作也与阅读一样,是一种将孤独发挥到极限到极端的行为,所以作家们更能体会孤独,但是在我看过的所有作家里没有一个可以把孤独写得如此深入人心!在麦卡勒斯的内心孤独就是结局,就是归宿。就是命运。麦卡勒斯说,爱恋是一种孤独的感情。“你必须记住,真正的故事发生在恋爱者本人的灵魂里。”别人永远不会了解。这种近乎“绝望”的孤独情愫也许只有29岁就瘫痪,50岁长眠的人才能领悟。她是天才,在某种意义上。
评分关于恋爱者与被爱者那一段,跟我想的完全一样。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太好读了,对小镇、季节、气候、人们作息的描写充满情致、氛围。怪诞人物的怪诞故事,并不像一般女作家那样代入狭隘的私人化感受,宣泄廉价情感,而是如同上帝,全观、不评价,且以细腻处刻画。读完内心如此荒凉、怪异。
评分伤心处见滑稽。荒诞处见真情。
评分人生存的空虚的一大标志就是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什么以填补生命,在自身之外寻求幸福,这也就是为什么麦卡勒斯会认为人们宁愿爱而不愿被爱。因为爱是付出后投射在被爱者身上的然后又返回自身的亮光,我们的生命需要那抹亮光排遣孤独的黑暗。可本质上,我们爱的是那束光里投射出的自己。所以仍然孤独。
评分人生存的空虚的一大标志就是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什么以填补生命,在自身之外寻求幸福,这也就是为什么麦卡勒斯会认为人们宁愿爱而不愿被爱。因为爱是付出后投射在被爱者身上的然后又返回自身的亮光,我们的生命需要那抹亮光排遣孤独的黑暗。可本质上,我们爱的是那束光里投射出的自己。所以仍然孤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