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彭冲
第一部分 在全国抗日高潮中诞生
一、新四军组建的历史背景
二、组成新四军的南方红军游击队
三、南方红军游击队实行战略任务转变
(一)国民党的“北和南剿”和南方游击区的策略转变
(二)南方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的谈判
(三)中共中央指导南方红军游击队的谈判改编
四、新四军军部成立、部队整编
(一)军部成立
(二)部队整编
(三)向皖南、皖西集结
(四)短期整训与接受“点验”
五、新四军驻各地的办事机构
(一)办事机构的工作
(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办事机构的破坏
第二部分 在实施战略展开中迅速发展
一、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一)《五四指示》确定方针
(二)先遣支队进入敌后实施侦察
(三)第4支队挺进皖中、皖东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四)第1、第2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五)游击支队的组建,开展豫皖苏边区游击战争
(六)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的组建,开展武汉外围游击战争
二、军部和第3支队战斗在皖南
(一)第3支队战斗在皖南抗日前线
(二)军部的工作
三、贯彻“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一)发展方针的再商定
(二)苏南部队东进北上
(三)江北部队整编
(四)中共中央中原局进入华中敌后
(五)八路军主力一部南下华中
(六)第二个《五四指示》明确策略方针
(七)由新四军第6支队到八路军第4纵队
(八)豫鄂挺进纵队成立和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九)反“扫荡”,反摩擦,创建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十)打开苏北抗战局面
四、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
第三部分 在粉碎日伪顽夹击中巩固壮大
一、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
(一)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及中共中央的对策
(二)中共中央关于皖南部队北移的指示及项英的态度
(三)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在北移途中遭
国民党军围歼
(四)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
(五)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失败的主要教训
二、重建军部,整编部队,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
(一)重建军部,对抗国民党的反动通令
(二)整编部队,统一编制
(三)成立军区、军分区,加强地方武装建设
(四)三次重要会议,统一领导思想
(五)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提高军政素质
(六)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三、粉碎日伪顽夹击,保卫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一)日伪顽夹击形势
(二)反“扫荡”,击破日伪军对根据地的进攻
(三)反“清乡”,粉碎日本侵略者的伪化企图
(四)反投降,粉碎日本侵略者“以华制华”的阴谋
(五)反摩擦,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
(六)浙东游击纵队的组建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第四部分 在反攻作战中恢复与再发展
一、开展局部攻势作战,恢复与扩大抗日根据地
(一)发起车桥等战役,密切苏中、苏北、淮南、淮北之间的联系
(二)保卫淮南抗日根据地,确保第2、第7师战略联系
(三)发起高(沟)杨(口)、阜宁等战役,恢复与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
(四)发动春季攻势和睢宁战役,扩大淮北解放区
(五)保卫大悟山,恢复四望山、白兆山,巩固扩大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六)巩固老区,建设新区,开辟边区,发展苏南抗日根据地
(七)保卫皖中,开辟皖南,扩大皖江抗日根据地
(八)巩固发展浙东抗日根据地
二、西进、北上、南下,扩大解放区
(一)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
(二)北上河南敌后,开辟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
(三)配合八路军南下支队开辟湘鄂赣边区
(四)南下苏浙皖边,成立苏浙军区,向东南发展
三、为实行战略反攻作准备
(一)开展整风运动,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三)开展整训运动,提高部队军政素质
(四)开展城市与交通要道工作
(五)组建新的旅团,加强机动作战能力
四、参加全面反攻作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一)反对蒋介石独吞抗战胜利果实
(二)向四周发动进攻,迫使日伪军投降缴械
(三)军政双管齐下,解决拒降伪军
五、执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一)调整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领导机构
(二)苏浙军区和第7师北撤
(三)第3师进军东北
(四)第2、第4师主力北上鲁南参战
(五)第5师编入中原军区
六、北阻津浦,南击高邮
(一)进行津浦铁路中段阻击战役
(二)攻克高邮
(三)进行鲁南自卫反击战和破击陇海路东段作战
第五部分 在解放战争中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一、保卫和平,准备自卫战争
(一)维护停战协定
(二)反击国民党军进攻华东解放区
二、参加解放战争初期作战,抗击国民党军大举进攻
(一)中原军区突围
(二)抗击国民党军对苏皖、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
(三)统一作战指导思想,进行宿北、鲁南战役
三、新四军番号撤销,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