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休斯克(Carl E. Schorske),生于纽约市,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学院和哈佛大学。他现为代顿—斯托克顿历史学教授,并一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休斯克还曾在卫斯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担任教职。他还是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的成员,其先前著作包括:《德国的社会民主党,1905-1917》(German Social Democracy, 1910-1917),以及《德意志的问题》(The Problem of Germany)。
发表于2025-05-29
世纪末的维也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是个看不清方向的时代,时代的混乱局面让所有人感到惶惑不安,是进步还是倒退,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个陷入危机中的时代,对于那些习惯于既有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人来说,社会与文化的剧烈变化不啻是一场强烈的危机。曾一度稳固的社会秩序和思维模式的瓦解,引起了广泛的社会...
评分书中的图片很重要,很必要。书翻译确实有问题,但能看到中文版,还是好。 以下为摘要 在历史上对于启蒙的信仰,乃是理性和社会的独立进步,是利用思想来解释和促进进步,并在宏观上构造上层文化与社会政治变化的相互关系。 为了担此重任文化史学家们掌握了一系列极为宽泛的范畴...
评分现在,或在将来的时刻,那所有披上绿色的地方,都变了。 都已彻底变了,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 ——叶芝《1916年复活节》 维也纳1900:最后的华尔兹 如果18世纪存在心脏的话,那么维也纳的末世华尔兹舞步无疑是最为撩人心弦。 文学家施尼茨勒和霍夫曼斯塔尔急于在政治与精神...
评分云中君 引用: -------------------------------------------------------------------------------- 最初由 木兮 发布 《世纪末的维也纳》更多的书评可见: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18766/ 云偶推荐了这本书,有人认真的看了吗? 也把读后感贴到这里就好了 -------...
评分其实还没有怎么看,德文的东西总是让人头大,何况还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版本。大量稀奇古怪的直接从英语德语化的词,还有很多法语词。异常艰涩。 不过就是感兴趣。弗洛伊德(Freud)是维也纳人,哈耶克Hayek也是,还有Gombrich也是,最近我在看的书的作者都是,虽然是不同时期。...
图书标签: 文化史 历史 维也纳 文化研究 文化 现代性 思想史 奥地利
该书不仅对早期现代主义在政治环境下的诸多方面做了精彩的探索,更体现出最具才干与雄心的巨匠研究思想史这门学科所用的方法,同时面对现代主义有关历史早已过时的轻蔑所指,对史学自身做出了有力维护。——David A. Hollinger,《史书俱乐部评论》
七个单独的专题,均可分别阅读……然而各专题构思之巧妙、结合之完备,如若依次读来,又会折服于本书的浑然一体以及有力论证。——Gordon A.Craig,《新共和》
一部有关现代思想史上重要一章的深刻著述。——H.R.Trevor-Roper,《纽约时报书评》头版
对社会历史学和政治历史学专家,以及关注艺术的人们,此书具有无可衡量的价值。——John Willett,《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在归纳汇总与学术研究上均属原创的著作,实在引人入胜。——《新闻周刊》
本书作者运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析论19世纪末维也纳的文学家、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验,研究他们创作的诗歌、小说、建筑、画作、音乐中所透露的感伤与期望。作者发现,19世纪末的维也纳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同构型,反映在政治上,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秩序;在文化上,则是反对资产阶级庸俗的文化。作者试图把握这些转变过程中所透露出的 “历史趋势”。
时间少。勉读了第一章:Arthur Schnitzler
评分推荐想了解现代建筑来的人看
评分翻译是有错,插图也不精,文字还挺通顺。最后有名词对照,这个不错,但是没看是否准确。
评分同处世纪之交,我想这是我辈独特的幸运和不幸。
评分其实三年前就mark了,但今年上半年开始对着原文断断续续到现在才读完=。=不过真的写得很好玩,对于一个对现代性&政治&精神分析&建筑规划&音乐&视觉艺术都充满好奇的人来说,给既有的知识提供了新的极具说服力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吸收新材料将此前散落的块通过Fin-de-Siècle Vienna这条线及其精神分析视点串起来了,很有启发性。至于翻译,音乐部分术语错误有点多…另有过度也有缺漏,不过我也感觉总体还是能接受……
世纪末的维也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