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瞭翁《渠陽集》,凡十八捲,其中《古詩》一捲,《書》三捲,《記》四捲,《序》、《銘》、《跋》各一捲,《墓誌銘》七捲。
魏瞭翁(1178-1237),字華父,號鶴山,學者稱鶴山先生。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寜宗慶元五年(1199)進士第二及第,曆官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知嘉定府、漢州、眉州、濾州、潼川府,權工部侍郎。理宗寶慶元年(1225),史彌遠當政,以“封章謗訕”、“朋邪謗國”、“欺世盜名”罪名,落職奪三秩,謫居靖州,紹定四年(1231)復原職,進寶章閣待製,為潼川路安撫使、知濾州、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土院、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兼江淮督府、知福州,終福建安撫使。年六十卒,謚文靖。
《宋史·儒林傳》有傳,稱魏瞭翁“年數歲,從諸兄入學,儼如成人。少長,英悟絕齣,日誦韆餘言,過目不再覽,鄉裏稱為神童。年十五,著《韓愈論》,抑揚頓挫,有作者風”。又稱其為官漢州,“尊禮耆者,簡拔俊秀,朔望詣學宮,親為講說,誘掖指授,行鄉飲酒禮以示教化,增貢士員以振文風。復蟆頤堰,築江鄉館,利民之事,知無不為。士論大服,俗為之變”。又稱其為學,“丁生父憂,解官心喪,築室*山下,以所聞於輔廣、李燔者開門授徒,士爭負笈從之,由是蜀人盡知義理之學”。
魏瞭翁所處的南宋時代,內憂外患,積貧積弱。“權臣相繼,內擅國柄,外變風俗,綱常淪敦,法度墮弛,貪濁在位,舉事弊蠹,不可滌濯。”(《宋史》本傳)魏瞭翁以長於吏治著稱,而其一生學術根柢實在於傳承理學。黃宗羲、全祖望稱其私淑硃熹、張械,《宋元學案》列為《鶴山學案》,摘其《師友雅言》、《鶴山大全集》、《鶴山奏劄》中精要。當南宋時,魏瞭翁與真德秀為友,相與推崇程硃,人多以真、魏並稱。而全祖望則雲:“謹案嘉定而後,私淑硃、張之學者日鶴山魏文靖公。兼有永嘉經製之粹而去其駁。世之稱之者以並之西山(真德秀),有如溫公(司馬光)、蜀公(範鎮),不敢軒輊。梨洲則曰:‘鶴山之卓犖,非西山之依門傍戶所能及。’予以為知言。”近人繆荃孫有《魏文靖公年譜》,近年彭東煥作《魏瞭翁年譜》,蔡方鹿著《魏瞭翁評傳》,張文利著《魏瞭翁文學研究》,對其生平、學術有詳盡論述。
發表於2024-12-18
渠陽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湖湘文庫 宋史 魏瞭翁 詩文集 理學 宋代 彆集類
渠陽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