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清社會
太平天國戰爭與晚清人口
關於上海外灘公園的曆史記憶
晚清政府對民間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後一著教案為例
太平天國時期國傢、地方與會黨的關係——以天地會起義為例
太平天國時期中國人口損失問題
太平天國奠都之初的婦女問題
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時期的賑災活動及其影響散論
地方社會與國傢的跨地方互補——光緒十三年黃河鄭州決口與晚清義賑的新發展
殖民主義影響下的上海公墓變遷
晚清大眾傳媒的社會導嚮——以《點石齋畫報》中“祥異事件”為對象的分析
國傢與地方關係中的士紳傢族:以晚清江南減賦為中心
清同光年間江寜府城隍廟告示碑考釋——兼論城隍廟的教化功能
官、民、洋三元互動格局中的商會與中美工約
交涉及抵製美貨運動
清末新式學務團體和教育界的形成:以江蘇省為中心
晚清政局
再談洪秀全與太平天國的評價問題——為金田起義155周年而作
蓋棺論定論難定:張之洞之死的輿論反應
時人日記中的光緒皇帝、慈禧太後之死
從三份曆史文件看庚子之戰的性質與起因
晚清滿漢官僚與滿漢民族意識簡論
立憲派、地方督撫與清廷之間的互動關係——圍繞國會請願與責任內閣製問題的探討
立憲運動及立憲派與民初議會製的建立
北洋集團對清室軍權的侵奪及對清末政局的影響
劉麗川上太平天國天王奏摺考
吳棠在清淮
美國政府對辛亥革命態度的再考察
晚清製度
曆代“政府”考
清代中緬宗藩關係論綱
清末督撫衙門的改幕為職
晚清預備立憲與司法“獨立”
試論晚清漕運官製變革
“常”與“變”:光緒前期清理州縣積虧及製度因革
晚清外國傳教士的中國法律觀
喬治•托馬斯·斯當東眼中的《大清律例》
晚清經濟
洋務運動時期中外貿易狀況變化的幾個問題
盛宣懷與輪船招商局的改製
張之洞與滬寜鐵路
對抗與妥協間的遊移——探析晚清鐵路商辦曆程中的官商關係
甲午戰爭之前官方對待民辦實業態度的再認識
晚清同光年間鬆江的土地買賣交易形式變化——上海市檔案館藏鬆江土地買賣契約文書研究之一
晚清思想文化
南洋歸來知識分子與晚清國傢和社會——以辜鴻銘、李登輝和伍連德為例
嘉道經世思潮與晚清社會的近代轉型
道光朝經世實學的復興與黃河文化的流變
近代中國啓濛者的悲劇——以湖南時務學堂為中心的探討
晚清史學的發展與變革
論張穆《濛古遊牧記》的史學價值
有限自由 服從法律——清末兩位有識之士對自由與法律的關係之認識
王韜、容閎的個人經曆與近代西學東漸中知識分子的境遇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