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中篇1或短篇4》等
发表于2025-02-02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文学地域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风情。湘西、西北大漠、陕北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寒风凌冽的青藏高原、灵秀台湾、广袤东...
评分这二十多年来父母总是试图告诉我,没有上山下乡的我在灵魂上是不够完整的,至少是缺乏体验。我不是个很喜欢争辩的人,但也并非完全同意这一观点。是的,我是长在温室里的、不问柴米油盐的,更不会知道年轻的冲动后会有怎样的故事。一直到后来我一头栽倒在血泊里,在医院里捧起...
评分我是在第一时间看的这篇小说,在一本杂志上,那时还是个孩子,是一个热爱文学的孩子。 年代久远,我已经忘了小说的具体情节,但这个标题--“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却一直牢记心间,多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句子啊。
评分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新科动漫频道剪片子,身边一个正做技术的80后小女生忽然低声惊叫,继而双手掩面——我偏头看她面前点开的电脑网页,一幅很小的黑白照片,是个戴黑框眼镜的男子头像,脸上的笑容宽厚而平和。那头像是我熟悉的:作家史铁生走了。 二十多年前,我...
评分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一想起这本书的名字都有种想哭的冲动。然后,我仰望天花板,让人看不到我的眼睛。记不得了是什么时候看过其中一章,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字迹里流露的平淡的文字,让人看的揪心,然后在我看惯了小4。韩哥那些逐渐疯狂的书后,它像是我心中遥远的清平...
图书标签: 史铁生 知青 小说 文学 散文 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散文随笔 陕北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短篇小说,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在文章中,作者用平实而浪漫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插队生活的画卷,并从清平湾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中,发掘出了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本文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大学期间阅读的书,貌似版本不同。
评分高中时借别人的一本书,插图里斜斜的落日是高原的胜景吧。
评分文革后简单的幼稚的文字清晰可见。。。但还是有很优美的文章,不过,对残疾人心理描写值得注意
评分文字精准,画面清晰;生活的片断一帧帧的在眼前缓缓流过。
评分温情脉脉的最可爱的劳动人民,在人生的某些逆境里,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安慰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