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尺牘集》內容簡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東琅琊人。永嘉亂後,隨晉王朝南遷。少有美譽,朝廷屢徵不就,後為庾亮參軍,尋拜右軍將軍、公稽內史。晚歲辭官,與道士遊,泛舟海上,服食丹藥,終老於東土。善書,博精群法,特善草隸,後世譽之為[古今莫二],[盡善盡美]推許之為[書聖]認為[大統斯至,萬世不易]。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少有大器,識見不凡,入仕曆任建威將軍、吳興太守、中書令。幼而能書,以泥帚作飛白書,頗得乃父贊許,《晉書》稱其時書已[咄咄逼人]學書既成,時人以為[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又以世俗愛妍薄質,遂於南朝獨領風騷[比世皆尚子敬書]張芝、鍾繇、王羲之俱為其聲名所掩,後人以[王]並稱。
尺牘,本指長度為一漢尺(約閤今厘米)、容字兩行以上的書寫所用的木版,為日常私人信函往來的普遍形式。紙齣現以後,私人信函按照原有習慣,也稱之為尺牘。就其用途而言,以其為私人間互相往來問聞的信
函,遂名其字為[相聞書]。相聞書最初專指行書,又名[行狎書]取其草草不恭之意。然而書信不限於行書一體,漢代用章草,晉以後也用今草,都可以名之為尺牘。
魏晉時期,隸書以其近古,被用於銘刻碑版;楷書以其端莊通俗,被用來抄錄政府公文、圖書之類;行、草書比較自由適意,富於變化,為士大夫書傢所尚,而尺牘則是展示這類藝術美的最佳形式。根據文獻記載,魏晉時期頗流行一句[尺牘書疏,韆裏麵目]的諺語,當時人們認為尺牘[言唯敘事,跡乃含情],錶明行、草書書法具有普遍被認可的抒情功能。
二王父子均善尺牘,後人對其崇拜,達到寸紙必珍的程度。但時至今日,二王遺跡早已失傳,所能看到的墨跡,都是唐人雙鈎填墨的摹拓本,刻帖則為北宋諸名刻本,如《大觀帖》本、《寶晉齋法帖》本等,唐刻本已經看不到瞭。
唐摹本最精,宋刻善本也多能傳達原作的神韻,本集所收,均為上選,唯王獻之《中鞦帖》,學者考其為米芾據其藏刻的王獻之《十二月帖》所節臨,後為乾隆[三希堂]所寶藏。
發表於2024-11-24
二王尺牘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藝術 書信
二王尺牘集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