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英国的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1879年1月出生于伦敦,1970年在考文垂逝世。他毕生写了五部小说,影响很大。其中以《爱德华别业》和《印度之行》声誉最高。1924年以后,主要致力于随笔、传记、文学评论的写作和研究。
1926年秋至1927年春,福斯特应聘到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持了一个英国文学讲座——“克拉克讲座”,并作了题为“小说面面观”的讲演。他的讲稿于1927年以同名文集出版(即本书)后,深受西方文学艺术界的好评,并被誉为“二十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该书旁引博证,分别就小说的七个面——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图式、节奏——逐一加以剖析和探讨,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小说艺术的理解和鉴赏。
花了一天来读这本书,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第三四章人物和第六章幻想。关于福斯特提到的二流小说家总是以死亡和结婚来结束小说这一点,早先读简·奥斯汀小说时就有这种感觉。关于《傲慢与偏见》,人物倒还好,但是结局真是不敢恭维。《简·爱》也是一样。小说人物写出来之后会...
评分这是一本有关E.M.福斯特的唯一一部文学评论作品。全书共九章,除首尾章是关于福斯特在剑桥三一学院演讲的开场白与结束语之外,中间部分作者把该演讲分为七大部分:故事、人物、人物(续)、情节、幻想、预言、模式和节奏来向听众阐释自己对小说各个要素的理解。其中作者把人物...
评分看小说,学写作。 这本书非常棒。 这是一部被世人目为既是一部关于小说理论的研究专著,20世纪研究小说艺术的三大经典著作之一。又是一部语言非常生动的散文作品。 还记得最初从图书馆发现它那会的兴奋劲,真的是高兴的不得了。 后来在一个读英文系研究生(好像是比较研究所的...
评分小说的七个侧面 我们选择了7个侧面来关照小说:故事、人物、情节、幻想和预言、模式与节奏。 故事-好奇心 人物-人之常情+价值观 情节-智慧+好记性 幻想-额外的心理调试 预言-谦卑+抛开幽默感 模式-美感 故事 故事就是对依时序安排的一系列事件的叙述。ps:故事不等同于情...
评分还是喜欢看小说理论多过小说,因为它们通常都是高密度的审美信息:不仅有对具体细节的分析,有对作者创作得失的把握,最重要还会从“什么是小说”层面上,说明他做出如上评判的原因。不管对象是什么,给事物分门别类总是颇具气度的,那种肃清同时建立一个世界的感觉,的确是其...
说实话看得有些似懂非懂,书中举为例子的小说也基本没有读过,关于小说的研究和解构,还需要继续学习。
评分前半部好过后半部,举得例子大多没读过理解起来还是挺有难度的,感觉他吐槽作者比分析作品更有一套。
评分卧槽太难看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事。你要是知道故事和情节的区别以及圆形人物扁形人物的概念那就不要再看了,不知道也别看,直接百度就行。
评分论文所需。。。
评分把每章都看了一点,被翻译弄得胃口全无,幸好找到了英文版 https://d3jc3ahdjad7x7.cloudfront.net/bHl9Pl0voWl8xuaUQDove2grx7KZGHFgtEWH2OB905qdfhjQ.pdf - 其实翻译之差封面已经点明:作者 E.M.Forster 居然叫做“爱 摩 福斯特”,还能更可笑一点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