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本书分为季羡林自传、来到泉城、水木清华、留德十年、燕园春秋五部分。其中包括大量的作者人生轨迹,如:我的童年、怀念胡也频先生等文章。
他的一生坎坷艰辛而又丰富多彩,在他98载的人生道路中,有过晴空万里,也有风雨如晦;有过鲜花如海,也有荆棘丛生。正如他自己说过的,“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有时候歪打正着,有时候也正打歪着”。朴实无华的语言给我们道明了许多故事与心酸,在文革期间诠释了隐...
评分2019.12.1读完 这本书讲述了季羡林先生从农村孩子成长为学术大师的历程。 其实我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读书感言,只是感慨一代大师的成就,天赋、努力、机遇缺一不可。由于季老先生的叔父没有儿子,就带着他去城里读书,后来去了清华,毕业后因工作不顺又去了德国,经历了二战时期但...
评分 评分留德十年那段很感人
评分部分章节至今印象深刻
评分Totally unauthorized version...
评分留德十年那段很感人
评分大师的形成终究要付出代价。十多年海外留学的求索而回避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如果他不是国学大师,会不会被诟病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