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明(1922-2002),雲南人,生天南京,父親係著名數學傢熊慶來。
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大,1947年赴法國巴黎大學攻讀哲學,一年後轉入巴黎藝術學院學習雕塑。旅法期間的藝術創作,以雕刻為主,但對繪畫、書法、文學也有涉獵。曾以一係列動物主題的鐵焊作品及石膏水牛題材作品聞名。
1962年起執教於巴黎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曾任中文係教授並兼任係主任,同時從事書法實踐與教學研究。
1983年獲法國教育部棕櫚騎士勛章。
1989年退休。
著有《中國書法理論體係》、《關於羅丹——日記擇抄》、《展覽會的觀念》、《迴歸的雕塑》、《看濛娜麗莎看》、《張旭與狂草》(法文)等。
《熊秉明美術隨筆》收錄關於熊秉明的美術隨筆數十篇,用他獨特的文字來為你解說一個藝術的世界。宗璞這樣說熊秉明:許多書的歸宿是廢紙堆,略一瀏覽,便可棄去;部分書的歸宿是書櫃,其中知識,可以取用;有些書的歸宿則在讀者的靈魂中。熊秉明的書便是如此。印在那裏,化在那裏,亮在那裏。在人生的行程中,若想活得明白些,活得美些,都應讀一讀熊秉明。
翻開書,前11頁都是黑白的照片,仔細一一端詳過: 第一張他在母親懷裏,眉眼竟那樣像,有些狹長; 少年時與父親的閤照;身著學士袍的畢業照,目光炯炯的青年,初到巴黎和一個異國高挑女郎大步流星地走在街上; 然後一躍,滿幅的人像,頭發寥寥,眼鏡後凝住的眼,眉毛更加溫厚的...
評分首先,我的觀點是對於大師的觀點是要盡量雞蛋裏麵挑骨頭的,因為是大師,所以要擔得起這麼精挑細磨;對於後起之秀的作品,要盡量品味,因為可能還不成熟,所以細品可以避免膚淺的隨手掠過。 熊秉明美術隨筆這本書前半部分我有細讀,後半部分是待到有空再要細讀,印象最深的倒不...
評分翻開書,前11頁都是黑白的照片,仔細一一端詳過: 第一張他在母親懷裏,眉眼竟那樣像,有些狹長; 少年時與父親的閤照;身著學士袍的畢業照,目光炯炯的青年,初到巴黎和一個異國高挑女郎大步流星地走在街上; 然後一躍,滿幅的人像,頭發寥寥,眼鏡後凝住的眼,眉毛更加溫厚的...
評分首先,我的觀點是對於大師的觀點是要盡量雞蛋裏麵挑骨頭的,因為是大師,所以要擔得起這麼精挑細磨;對於後起之秀的作品,要盡量品味,因為可能還不成熟,所以細品可以避免膚淺的隨手掠過。 熊秉明美術隨筆這本書前半部分我有細讀,後半部分是待到有空再要細讀,印象最深的倒不...
評分首先,我的觀點是對於大師的觀點是要盡量雞蛋裏麵挑骨頭的,因為是大師,所以要擔得起這麼精挑細磨;對於後起之秀的作品,要盡量品味,因為可能還不成熟,所以細品可以避免膚淺的隨手掠過。 熊秉明美術隨筆這本書前半部分我有細讀,後半部分是待到有空再要細讀,印象最深的倒不...
2012年暑假
评分哲學的文學,赴與返的循環。
评分優雅而精緻 深刻而從容
评分2012年暑假
评分好喜歡隨筆這種形式,讀著好舒服,最近終於讀些讓人輕鬆的書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