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作者简介:
竹下隆史
Net One Systems公司资深网络工程师。
村山公保
仓敷艺术科学大学产业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系教授。
荒井透
1958年生人。 Net One Systems公司资深网络工程师。
苅田幸雄
高能加速器研究所、计算科学中心研究员。
译者简介:
乌尼日其其格
Oracle资深中间件技术专家、资深技术顾问。精于问题诊断处理、擅长解决大型核心系统的性能故障,并拥有多项Oracle官方认证资质。
图解TCP/IP(第5版)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网络出现的背景
1.1.1 计算机的普及与多样化
1.1.2 从独立模式到网络互连模式
1.1.3 从计算机通信到信息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1.2 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7个阶段
1.2.1 批处理
1.2.2 分时系统
1.2.3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1.2.4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2.5 互联网的普及
1.2.6 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时代
1.2.7 从“单纯建立连接”到“安全建立连接”
1.2.8 手握金刚钻的tcp/ip
1.3 协议
1.3.1 随处可见的协议
1.3.2 协议的必要性
1.3.3 协议如同人与人的对话
1.3.4 计算机中的协议
1.3.5 分组交换协议
1.4 协议由谁规定
1.4.1 计算机通信的诞生及其标准化
1.4.2 协议的标准化
1.5 协议分层与osi参考模型
1.5.1 协议的分层
1.5.2 通过对话理解分层
1.5.3 osi参考模型
1.5.4 osi参考模型中各个分层的作用
1.6 osi参考模型通信处理举例
1.6.1 7层通信
1.6.2 会话层以上的处理
1.6.3 传输层以下的处理
1.7 传输方式的分类
1.7.1 面向有连接型与面向无连接型
1.7.2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1.7.3 根据接收端数量分类
1.8 地址
1.8.1 地址的唯一性
1.8.2 地址的层次性
1.9 网络的构成要素
1.9.1 通信媒介与数据链路
1.9.2 网卡
1.9.3 中继器
1.9.4 网桥/2层交换机
1.9.5 路由器/3层交换机
1.9.6 4~7层交换机
1.9.7 网关
1.10 现代网络实态
1.10.1 网络的构成
1.10.2 互联网通信
1.10.3 移动通信
1.10.4 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看网络
第2章 tcp/ip基础知识
2.1 tcp/ip出现的背景及其历史
2.1.1 从军用技术的应用谈起
2.1.2 arpanet的诞生
2.1.3 tcp/ip的诞生
2.1.4 unix系统的普及与互联网的扩张
2.1.5 商用互联网服务的启蒙
2.2 tcp/ip的标准化
2.2.1 tcp/ip的具体含义
2.2.2 tcp/ip标准化精髓
2.2.3 tcp/ip规范--rfc
2.2.4 tcp/ip的标准化流程
2.2.5 rfc的获取方法
2.3 互联网基础知识
2.3.1 互联网定义
2.3.2 互联网与tcp/ip的关系
2.3.3 互联网的结构
2.3.4 isp和区域网
2.4 tcp/ip协议分层模型
2.4.1 tcp/ip与osi参考模型
2.4.2 硬件(物理层)
2.4.3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2.4.4 互联网层(网络层)
2.4.5 传输层
2.4.6 应用层(会话层以上的分层)
2.5 tcp/ip分层模型与通信示例
2.5.1 数据包首部
2.5.2 发送数据包
2.5.3 经过数据链路的包
2.5.4 数据包接收处理
第3章 数据链路
3.1 数据链路的作用
3.2 数据链路相关技术
3.2.1 mac地址
3.2.2 共享介质型网络
3.2.3 非共享介质网络
3.2.4 根据mac地址转发
3.2.5 环路检测技术
3.2.6 vlan
3.3 以太网
3.3.1 以太网连接形式
3.3.2 以太网的分类
3.3.3 以太网的历史
3.3.4 以太网帧格式
3.4 无线通信
3.4.1 无线通信的种类
3.4.2 ieee802.11
3.4.3 ieee802.11b和ieee802.11g
3.4.4 ieee802.11a
3.4.5 ieee802.11n
3.4.6 使用无线lan时的注意事项
3.4.7 蓝牙
3.4.8 wimax
3.4.9 zigbee
3.5 ppp
3.5.1 ppp定义
3.5.2 lcp与ncp
3.5.3 ppp的帧格式
3.5.4 pppoe
3.6 其他数据链路
3.6.1 atm
3.6.2 pos
3.6.3 fddi
3.6.4 token ring
3.6.5 100vg-anylan
3.6.6 光纤通道
3.6.7 hippi
3.6.8 ieee1394
3.6.9 hdmi
3.6.10 iscsi
3.6.11 infiniband
3.6.12 docsis
3.6.13 高速plc
3.7 公共网络
3.7.1 模拟电话线路
3.7.2 移动通信服务
3.7.3 adsl
3.7.4 ftth
3.7.5 有线电视
3.7.6 专线
3.7.7 vpn
3.7.8 公共无线lan
3.7.9 其他公共无线通信服务
第4章 ip协议
4.1 ip即网际协议
4.1.1 ip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
4.1.2 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系
4.2 ip基础知识
4.2.1 ip地址属于网络层地址
4.2.2 路由控制
4.2.3 数据链路的抽象化
4.2.4 ip属于面向无连接型
4.3 ip地址的基础知识
4.3.1 ip地址的定义
4.3.2 ip地址由网络和主机两部分标识组成
4.3.3 ip地址的分类
4.3.4 广播地址
4.3.5 ip多播
4.3.6 子网掩码
4.3.7 cidr与vlsm
4.3.8 全局地址与私有地址
4.3.9 全局地址由谁决定
4.4 路由控制
4.4.1 ip地址与路由控制
4.4.2 路由控制表的聚合
4.5 ip分割处理与再构成处理
4.5.1 数据链路不同,mtu则相异
4.5.2 ip报文的分片与重组
4.5.3 路径mtu发现
4.6 ipv6
4.6.1 ipv6的必要性
4.6.2 ipv6的特点
4.6.3 ipv6中ip地址的标记方法
4.6.4 ipv6地址的结构
4.6.5 全局单播地址
4.6.6 链路本地单播地址
4.6.7 唯一本地地址
4.6.8 ipv6分段处理
4.7 ipv4首部
4.8 ipv6首部格式
第5章 ip协议相关技术
5.1 仅凭ip无法完成通信
5.2 dns
5.2.1 ip地址不便记忆
5.2.2 dns的产生
5.2.3 域名的构成
5.2.4 dns查询
5.2.5 dns如同互联网中的分布式数据库
5.3 arp
5.3.1 arp概要
5.3.2 arp的工作机制
5.3.3 ip地址和mac地址缺一不可?
5.3.4 rarp
5.3.5 代理arp
5.4 icmp
5.4.1 辅助ip的icmp
5.4.2 主要的icmp消息
5.4.3 其他icmp消息
5.4.4 icmpv6
5.5 dhcp
5.5.1 dhcp实现即插即用
5.5.2 dhcp的工作机制
5.5.3 dhcp中继代理
5.6 nat
5.6.1 nat定义
5.6.2 nat的工作机制
5.6.3 nat-pt(napt-pt)
5.6.4 nat的潜在问题
5.6.5 解决nat的潜在问题与nat穿越
5.7 ip隧道
5.8 其他ip相关技术
5.8.1 ip多播相关技术
5.8.2 ip任播
5.8.3 通信质量控制
5.8.4 显式拥塞通知
5.8.5 mobile ip
第6章 tcp与udp
6.1 传输层的作用
6.1.1 传输层定义
6.1.2 通信处理
6.1.3 两种传输层协议tcp和udp
6.1.4 tcp与udp区分
6.2 端口号
6.2.1 端口号定义
6.2.2 根据端口号识别应用
6.2.3 通过ip地址、端口号、协议号进行通信识别
6.2.4 端口号如何确定
6.2.5 端口号与协议
6.3 udp
6.4 tcp
6.4.1 tcp的特点及其目的
6.4.2 通过序列号与确认应答提高可靠性
6.4.3 重发超时如何确定
6.4.4 连接管理
6.4.5 tcp以段为单位发送数据
6.4.6 利用窗口控制提高速度
6.4.7 窗口控制与重发控制
6.4.8 流控制
6.4.9 拥塞控制
6.4.10 提高网络利用率的规范
6.4.11 使用tcp的应用
6.5 其他传输层协议
6.5.1 udp-lite
6.5.2 sctp
6.5.3 dccp
6.6 udp首部的格式
6.7 tcp首部格式
第7章 路由协议
7.1 路由控制的定义
7.1.1 ip地址与路由控制
7.1.2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7.1.3 动态路由的基础
7.2 路由控制范围
7.2.1 接入互联网的各种组织机构
7.2.2 自治系统与路由协议
7.2.3 igp与egp
7.3 路由算法
7.3.1 距离向量算法
7.3.2 链路状态算法
7.3.3 主要路由协议
7.4 rip
7.4.1 广播路由控制信息
7.4.2 根据距离向量确定路由
7.4.3 使用子网掩码时的rip处理
7.4.4 rip中路由变更时的处理
7.4.5 rip2
7.5 ospf
7.5.1 ospf是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
7.5.2 ospf基础知识
7.5.3 ospf工作原理概述
7.5.4 将区域分层化进行细分管理
7.6 bgp
7.6.1 bgp与as号
7.6.2 bgp是路径向量协议
7.7 mpls
7.7.1 mpls的网络基本动作
7.7.2 mpls的优点
第8章 应用协议
8.1 应用层协议概要
8.2 远程登录
8.2.1 telnet
8.2.2 ssh
8.3 文件传输
8.4 电子邮件
8.4.1 电子邮件的工作机制
8.4.2 邮件地址
8.4.3 mime
8.4.4 smtp
8.4.5 pop
8.4.6 imap
8.5 www
8.5.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8.5.2 www基本概念
8.5.3 uri
8.5.4 html
8.5.5 http
8.5.6 javascript、cgi、cookie
8.6 网络管理
8.6.1 snmp
8.6.2 mib
8.6.3 rmon
8.6.4 snmp应用举例
8.7 其他应用层协议
8.7.1 多媒体通信实现技术
8.7.2 p2p
8.7.3 ldap
第9章 网络安全
9.1 tcp/ip与网络安全
9.2 网络安全构成要素
9.2.1 防火墙
9.2.2 ids(入侵检测系统)
9.2.3 反病毒/个人防火墙
9.3 加密技术基础
9.3.1 对称密码体制与公钥密码体制
9.3.2 身份认证技术
9.4 安全协议
9.4.1 ipsec与vpn
9.4.2 tls/ssl与https
9.4.3 ieee802.1x
附录
附1 互联网上便捷的资源
附1.1 国际
附1.2 日本
附2 ip地址分类(a、b、c类)相关基础知识
附2.1 a类
附2.2 b类
附2.3 c类
附3 物理层
附3.1 物理层相关基础知识
附3.2 0/1编码
附4 传输介质相关基础知识
附4.1 同轴电缆
附4.2 双绞线
附4.3 光纤电缆
附4.4 无线
附5 插页导图
· · · · · · (
收起)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4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图解TCP/IP(第5版)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图解TCP/IP(第5版)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
基本是tcp/ip协议的简介和入门,对应的iso 七层模式 对应的internet的 tcp /ip协议!深度上没有tcp /ip协议详解!但是应该比国内的讲网络原理的好多了,图片很多理解上容易多了!没有tcpip 协议可操作性好一些!
评分
☆☆☆☆☆
翻译、编辑有一些不严谨的地方,扣一星。就原版内容来讲是五星。 有人说内容讲的太浅,图太多,认为这是缺点。我不同意。有了基础之后再深入一个具体的方向是很容易的事。难的是给初学者打下扎实的基础和提供广泛的背景知识,包括互联网的演进历史等等。讲网络编程菜单一样的书...
评分
☆☆☆☆☆
基本是tcp/ip协议的简介和入门,对应的iso 七层模式 对应的internet的 tcp /ip协议!深度上没有tcp /ip协议详解!但是应该比国内的讲网络原理的好多了,图片很多理解上容易多了!没有tcpip 协议可操作性好一些!
评分
☆☆☆☆☆
找了好几本计算机网络的书籍,但是感觉都没能比较通俗地把知识讲明白。这本书我大概通读了一遍,最大的优点就是把网络的整体框架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讲清楚。举个栗子,书中在讲到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关系的时候,就用乘坐交通工具的例子来解释:网络层知道出发点和目的地...
评分
☆☆☆☆☆
基本是tcp/ip协议的简介和入门,对应的iso 七层模式 对应的internet的 tcp /ip协议!深度上没有tcp /ip协议详解!但是应该比国内的讲网络原理的好多了,图片很多理解上容易多了!没有tcpip 协议可操作性好一些!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日]竹下隆史
出品人:图灵教育
页数:312
译者:乌尼日其其格
出版时间:2013-7-1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318978
丛书系列:图灵程序设计丛书·图解与入门系列
图书标签:
TCP/IP
网络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
网络编程
计算机科学
编程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网络管理技术书籍,旨在让广大读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识、掌握TCP/IP的基本技能。
书中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TCP/IP基础知识、数据链路、IP协议、IP协议相关技术、TCP与UDP、路由协议、应用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引导读者了解和掌握TCP/IP,营造一个安全的、使用放心的网络环境。
本书适合计算机网络的开发、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
挺不错的,通俗易懂,简洁明晰。大学里太多网络教材都在教一些现实工业界很少用到的技术(比如 ATM 网络、令牌环等等)。CS 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解基本的网络硬件原理后,可以直奔主题,学好 IP/TCP/HTTP 三大协议,差不多就可以包打天下了。此书的一个小缺点是,作者成书和译者译书的时候,都没有加入一些合适的备注,比如告知下读者,ATM 与 IP 两种网络体系之争。不懂网络的人,学习起来往往会同等对待 ATM 网络和 IP 网络,等到费了大力气学了好多 ATM 网络的各种技术,却发现这个东西在业界已经几乎消失不见了……Anyway,学东西,交叉着多读几本同领域的书是很棒的方法。
评分
☆☆☆☆☆
挺不错的,通俗易懂,简洁明晰。大学里太多网络教材都在教一些现实工业界很少用到的技术(比如 ATM 网络、令牌环等等)。CS 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解基本的网络硬件原理后,可以直奔主题,学好 IP/TCP/HTTP 三大协议,差不多就可以包打天下了。此书的一个小缺点是,作者成书和译者译书的时候,都没有加入一些合适的备注,比如告知下读者,ATM 与 IP 两种网络体系之争。不懂网络的人,学习起来往往会同等对待 ATM 网络和 IP 网络,等到费了大力气学了好多 ATM 网络的各种技术,却发现这个东西在业界已经几乎消失不见了……Anyway,学东西,交叉着多读几本同领域的书是很棒的方法。
评分
☆☆☆☆☆
日本书到处可见细致。连“表现层”这样的名词,都要解释“表现”说的是什麼意思。哪像大陆的教材,本来翻译就莫名其妙,讲解时又不解释,于是IT书说话都自成一体,许多书甚至不说人话。
评分
☆☆☆☆☆
广而不深。
评分
☆☆☆☆☆
广而不深。
图解TCP/IP(第5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