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敌,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已出版著作有:《陈寅恪与中国文化》《梁漱溟的最后39年》《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网络文学新论》和《章太炎及其弟子》等。
主要关注学术领域为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以及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等。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民国时期是中国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开始使用白话文,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新篇章,其影响涵盖了政治、文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鲁迅、胡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徐志摩、戴望舒等等名人的身影,这其中有他们的日记、与友人...
评分钱钟书的“下蛋的母鸡”驳论已成为一个美谈,经常为人们所引用,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前言》中记:“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虽然此言用于拒绝采访是句让记者一时无言以对的机警之语,但是细...
评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鲁迅) 《困窘的潇洒》是刘克敌教授一部专注于研究“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的著作。专注在这里是需要强调的字眼,这本身很奇怪,因为常理上“专注”是“研究”的根本,但实...
评分民国时期是中国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开始使用白话文,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新篇章,其影响涵盖了政治、文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鲁迅、胡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徐志摩、戴望舒等等名人的身影,这其中有他们的日记、与友人...
评分小学和初中就在背“鲁迅,原名周树人,大作家,大教育家”,学过的课文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风筝》《少年闰土》,小说《朝花夕拾》是学校强制要求买的,而后这种被灌输的学习到了高中就直接买了《鲁迅全集》。直到脱离整个应试教育,才有机会看看闲书,了解鲁迅的日常生...
实在不敢恭维
评分引子有意思,方法有,但日记、书写如何从细处深处解读又不要被理论框住,还是个问题
评分读完蛮有收获 日常生活才是我们 我们即是日常生活
评分有时间还要再读一遍
评分太主观了,好多一厢情愿的解读和抒情,生拉硬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