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榮
報導攝影與文學工作者,緻力於當代颱灣原住民族歷史與現實的社會調查報告。關曉榮曾在1984年赴基隆八尺門記錄當地阿美族島內移工的生活,後寫成〈2%的希望與掙紮〉於1985年人間雜誌創刊號發錶,並在美國文化中心開辦攝影展。之後於1987~1988年赴蘭嶼進行達悟族社會調查報告工作,並於《人間雜誌》分篇發錶〈蘭嶼報告〉,頗獲攝影界重視。曾任《天下》專職攝影、《時報雜誌》採訪記者、自立報係專題採訪記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教授(2012退休),著有《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1987》、《八尺門手劄》、《女兒的胞衣》等書,以及《我們為什麼不歌唱》、《國境邊陲:1997島嶼上的人類》等紀錄片。
「人們為瞭生存而不懈奮鬥,不是為鏡頭與筆墨而生活。」
《八尺門報告》最早發錶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與《人間》雜誌創刊號連載五期,當時是一九八五年底。此報告發錶時以〈百分之二的希望與掙紮──八尺門阿美族生活報告〉為題。
這個標題緣起於颱灣少數民族各族群在二戰後至今,其總人口數大約佔全颱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二,「百分之二的希望與掙紮」或能突顯少數民族在颱灣社會的極端弱勢與睏境。
幾乎在《八尺門報告》發錶同時期,為瞭維護和保障自己的權益,颱灣原住民掀起瞭一波波自覺性的社會運動,並於1984年成立瞭「颱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爭取原住民的自主地位。這個以原住民知識青年為中監分子的「原權會」,不僅提倡「部落主義」,並跨越族群、城鄉,爭取原住民的身分地位、自我認同、國傢族群與文化政策等訴求。
然而將近三十年過去瞭,原住民社會運動發展至今,成果有增編原住民保留地、成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憲法增修條款、原住民電視颱成立等,以及各原住民族正名、身分、母語、就業、經濟立法保障等,但原住民在颱灣社會的極端弱勢與睏境真的有獲得改善?關曉榮決定重迴八尺門,希望透過紀錄在時間容顏裡所顯示的意義,看見都會原住民的變遷與睏境,讓社會大眾正視、關注都會原住民生存及生活空間等議題,進而從原住民政策、土地、經濟、社會、文化與教育等根本的社會構造,去思索並尋求解決問題之有效途徑。本書收錄大量攝影圖像以及當時作者紀錄文字,包括一九九六和二○一一年重返八尺門之心得與後記。
本書特色
*繼颱灣報導攝影重要代錶作《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1987》後,睽違多年作品。
*收錄一百八十五張攝影照,橫跨近三十年,另收錄已絕版之《八尺門手劄》
*附錄包含一九九六年以及二○一一年重迴八尺門隨筆、後記。
發表於2024-12-24
八尺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攝影 阿美族 關曉榮 攝影 攝影集 土地 颱版 颱灣
八尺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