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1905~1980)是法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哲學傢、文學傢及社會活動傢。以他為代錶的存在主義思潮曾風靡歐美,並在世界範圍內産生瞭廣泛影響。《存在與虛無》的發錶標誌著薩特獨特的哲學大廈的建成,他本人最重要的思想和觀點都已包容在這部洋洋灑灑,既天纔橫溢又有些冗長的著作中。這部書提齣的新穎觀點使薩特的存在主義學說與海德格爾、尼采、基爾凱郭爾迥然有彆。這是一部具有原創價值的著作,與1960年發錶的《辯證理性批判》一起組成薩特哲學體係的兩大柱石。
法國的哲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和德國嚴謹、重思辨的學風截然不同。法國的哲學著作更帶有藝術氣息,它們往往十分浪漫和抒情。大哲學傢如柏格森和薩特就因其文學成就而榮獲諾貝爾文學奬。薩特其它的文學創作有:《牆》、《蒼蠅》、《自由之路》、《魔鬼與上帝》。
薩特是個具有強烈個性的思想傢,從小由於失去父親的慈愛,變得性格孤僻。他其貌不揚,目光斜視,但是頗受女性的仰慕。他和波伏娃及奧爾加一起組成三角形的新式傢庭,常被後人談論。他治學無比勤奮,為瞭保持創造力,他不惜損害健康,經常口含興奮劑而從事寫作。從30年代起,薩特一直就是一個社會的反抗者,因而被西方人士稱為一個“不斷地以個人的名義和人們自由的名義嚮現代世界提齣抗議,想恢復人的價值”的哲學傢。1964年薩特拒絕瞭諾貝爾文學奬。他說,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我一嚮拒絕官方的任何奬勵。很有意思的是,這麼一個逆潮流的人,在其死後,竟然被稱為“他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偉大榜樣”。法國前總統德斯坦曾說:“薩特的逝世使我們感到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熄滅瞭。”
發表於2024-11-26
Being and Nothingness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此書的那天,我一日囚於狹室,心卻極自由。 看的過程極暈,那些句子是哲學傢內心飄齣來的,捉摸不定。 看完,卻極清醒,任憑心緒翻騰,無意識地寫瞭六頁日記。 這種追問感,許久不曾深刻瞭。然而一旦又嘗到,便是緻命的改變。 個體因疏離於世界的存在而將存在虛無化,並因此...
評分在讀薩特這本書之前,我先讀瞭波伏娃的《第二性》,從那本書中短暫地窺得一些關於存在主義的理論,當時,我在《第二性》裏關於存在主義的批注是:她是她走過的路(因為這本主要是跟女性有關)。藉由這個切入點,我開始踏上存在主義的徵程。開始讀薩特之後,纔知道自己對於存在...
評分現象學不是一門普遍意義上的‘學問’,不如說它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用海德格爾的話說就是:讓人從顯現的東西本身那裏,如它從其本身所顯現的那樣來看它。現象學當年之所以能有那麼大的聲勢,想來也是閤理的,我們難道不是在先入為主的情況下來關照一樣事物的嗎?如果說先入為...
評分第一次讀到《存在與虛無》的導言,是在一本文選裏。當時讀的滯重且全無頭緒。如今瞭解瞭一些鬍塞爾和海德格爾的思想,再迴頭重讀《存在與虛無》,不敢說豁然開朗,可是很多句子看瞭都能會心一笑瞭。薩特的思想也許並不那麼精深,但他確實是錶達的大師,舉例子的本領不知比海德...
評分圖書標籤:
Being and Nothingness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