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斯图亚特·雷切尔斯 (Stuart Rachels) 译者:杨宗元
詹姆斯·雷切尔斯(James Rachels,1941-2003)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哲学教授。著有《生命的终点:安乐死与道德》(The End Of Life:Euthanasia and Morality,1986)、《由动物创生——达尔文主义的道德意义》(Created from Animals:The Moral Implications of Darwinism,1990)、《哲学的问题》(Problems from Philosophy,2005)、《伦理学能够提供答案吗》(Can Ethics Provide Answers,1997)。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的一本,是一本道德哲学导论性质的书。它结合现实的道德生活展开了对各种相互竞争的伦理学理论的阐释、分析和评论,对目前伦理学中存在的那些悬而未决的、令人尴尬的争论予以全方位的呈现,从而引导着人们开始了一场...
评分这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的一本,是一本道德哲学导论性质的书。它结合现实的道德生活展开了对各种相互竞争的伦理学理论的阐释、分析和评论,对目前伦理学中存在的那些悬而未决的、令人尴尬的争论予以全方位的呈现,从而引导着人们开始了一场...
评分通识教育是目前大学校选修课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道德的理由》正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而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当然,它不是针对中国文化中的道德而言,而是将其放置全世界,在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对比、论述。如此便可让不同文化中的人了解不同文化对道德...
绝好的入门儿书。
评分绝好的入门儿书。
评分绝好的入门儿书。
评分概而言之,伦理学的核心是要为我们的道德行为赋予一个“理由”,这也是伦理学之所以是一门“学”的根由。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成立的道德判断,其实是很容易在理由的链条上断裂的,或者说,我们以为普世成立的许多道德判断,其实都是需要许多附加条件的。作者精熟于拆分法,能把一个伦理命题拆开给我们看,这种智慧让我赞叹。
评分概而言之,伦理学的核心是要为我们的道德行为赋予一个“理由”,这也是伦理学之所以是一门“学”的根由。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成立的道德判断,其实是很容易在理由的链条上断裂的,或者说,我们以为普世成立的许多道德判断,其实都是需要许多附加条件的。作者精熟于拆分法,能把一个伦理命题拆开给我们看,这种智慧让我赞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