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路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的天才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他的一生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幻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返璞归真》、《四种爱》、《天路回归》、《魔鬼家书》(亦作《地狱来信》)等。
《魔鬼家书》,亦译《地狱来信》,是一本纯粹想象的通信集。通信的双方,一个是位高的“私酷鬼”副部长,另一个是初级的试探鬼——“瘟木鬼”,二者乃叔侄关系。二鬼以书信方式交流诱惑人的伎俩,恶毒地揭露人性中的丑陋与“疮疤”。不过,两个鬼虽表面惺惺作态,暗地里却也尔虞我诈,渴望最终能够“吞噬”对方。
书中,C.S.路易斯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描绘魔鬼的语调,以魔鬼之口对人之本性进行深度挖掘,让人在捧腹后亦自省,透视自己意识中的真实动机,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魔鬼家书》展现了C.S.路易斯洞察人性的深刻与老练,及他对世间虚假叫嚣的清晰透视。
这种语境及设计感,无法不让人有宗教神圣感,尽管是来自魔鬼的书信。由此可见,比起枯燥乏味的大段说教式篇幅,巧妙的布局可以让宗教人性这么个单调话题展现出无比的既丰富又立体的心灵感触。 既然是宗教哲学,那么主观视角自然无法避免。尽量将对上帝本身的崇拜转化为物化崇拜...
评分这本书是海宝宝推荐给我看的,我以前对于魔鬼的伎俩完全没有概念,读了这本书以后才发现,很多我以为是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其实是魔鬼的攻击和诡计。原来我早就置身在恶者竭力传播的认知方式里,学习的是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那些前提和假设都是片面和无法印证的学科,脱离真...
评分新书推荐:路易斯著作系列之《魔鬼家书》(或作《地狱来鸿》) 好消息:路易斯系列间断了许久,终于又出了本新书啦!而且是本难得一见的好书。本店极力推荐此书。 《魔鬼家书》(或作《地狱来鸿》or《地狱来信》)伟大的护教家C.S.路易斯著(此人极富洞察力)/恩典书房只卖7...
评分你那痞子从小就习惯满脑子里有成堆互不搭调的哲学在那里各吹各的号,他并非以"真"或"伪"来区别各样学说,对他而言,只有"学院的"、"实用的"、"落伍的"、"当代的"、"传统的"或"惊世骇俗的"之分。要让他对教会裹足不前,你的最佳搭档是大家一知半解的流行术语,而不是"理性的争辩...
超棒。好想看天使对病人的保护之词
评分如路易斯所言“把自己的思维扭曲到极端邪恶的状态,在成书之前几乎使他窒息”,读者又何尝不是。
评分绝妙的视角倒转!“正道”从魔鬼角度进行“反说”,不仅有文学意义上的陌生化效果,而且突出了那些似是而非的求“道”行为的迷惑性,比如:有人关注最属灵的职责,却对最起码的义务视而不见——他关心母亲的灵魂状况,却从不注意她身患风湿;也有人把爱心投射到遥不可及的他方,却把怨恨发泄到天天都会碰面的人身上,于是,怨恨开始变得真实起来,爱心则在很大程度上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地狱哲学的根基是此物非彼物、是己则非彼,一个自我与另一个自我是吞噬性的关系。上帝的哲学却是万物既多种多样,又归于一体。魔鬼能诱惑人,是因为人身上有着强烈的动物性的自爱,有很多霸占性的“我的”;上帝要铲除这种自爱,之后归还一种新的自爱——一种对所有个体的仁爱和感激之情。与自我的战斗是艰难的,但人只有交出整个自然的自我,才能换来一个全新的自我。
评分今年读过最有趣的一本。其实这本书很属灵,人的生活不就是饱受魔鬼攻击?同时又受着恩典的护佑?
评分其实我看的时候经常很错乱的。——因为我心里也有魔鬼啊,所以常常觉得魔鬼写出了我的内心话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