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麥格雷戈 // Neil MacGregor
大英博物館館長,倫敦古文物學會成員,英國著名藝術史學者。
1946年齣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學研修德文與法文,後在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之後在愛丁堡大學修習法律,1972年取得蘇格蘭律師執照。1973年在英國首屈一指的藝術史學院考陶德藝術學院研修藝術史。
1975年至1981年,在英國雷丁大學教授藝術與建築史。1981年至1987年,主編英語世界曆史最悠久的美術及裝飾藝術期刊《伯林頓雜誌》。1987年至2002年,主持英國國傢美術館。2002年至今,任大英博物館館長。2010年,獲英國女王頒贈功績勛章。
主要作品有《目睹拯救:藝術作品中的基督形象》《大師之作的誕生》《莎士比亞的動蕩世界》等。
◎ 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100件藏品 / 講述人類200萬年曆史
◎ 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傢廣播公司(BBC) 聯手打造
◎ 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親自撰寫 / 曆時4年,動員100多名館員,400餘位專傢參與
◎ 以廣播形式在BBC播齣時,創下1100萬人口同時收聽的紀錄
◎ 全世界隻有大英博物館纔能辦到的世界史撰寫計劃,人類史上空前絕後的巨獻。——《紐約時報》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由大英博物館和BBC聯閤打造,由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親自撰寫,動員100多名館員、400多名專傢,編撰時間長達4年,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瞭100件最具代錶性的物品,全麵展現 瞭人類200萬年文明史。
這是一項“全世界隻有大英博物館纔能辦到的世界史撰寫計劃”,以廣播形式在BBC播齣時,創下瞭1100萬人口同時收聽的紀錄,《紐約時報》盛贊其為“空前絕後的巨獻”。
以完美的冷靜筆觸穿越各個大陸、各種文化與各個時期,本書是以收藏全球文物為宗旨的博物館在當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證。本書讓人欲罷不能,充滿瞭深厚的人文關懷,文明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應該閱讀。——《華爾街日報》
世上其他的博物館可能想要效仿大英博物館的這項巨獻,但恐怕“沒有一個能夠與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廣度相比擬”。——《紐約時報》
大英博物館擁有真正的全球視野,既具嚴謹的智識,又有開放的心胸,這個項目所達到的成就遠遠超過瞭博物館的藩籬。——“藝術基金奬”頒奬委員會
這是一本很罕見的書,從一個角度給瞭偶全新的視覺。 曆史本來就是一個過程,從一點到另一點的過程,它靜靜地躺在那裏,有如一件一件物件背後陰影裏的一隻眼睛,靜靜地盯著地麵陽光的流逝。 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無論那個時代是高尚還是墮落,它就在那裏,不聲不語。 因為如今...
評分 評分1. 埃及木乃伊 2. 澳杜瓦伊磨石器 3. 澳杜瓦伊手斧 4. 法國木雕 5. 美國箭頭 6. 巴布亞新幾內亞杵棒 7. 以色列石雕 8. 埃及泥塑 9. 瑪雅石雕 10. 日本陶罐 11. 埃及符號 12. 伊拉剋馬賽剋 13. 印度徽章 14. 英格...
評分最近,央視綜藝節目《國傢寶藏》正在熱播。我很應景地讀瞭一部“世界寶藏”——《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該書由館長尼爾·麥格雷戈執筆,依著世界曆史的脈絡精選一百件珍貴館藏,分為二十個部分,通過文物們的“前世傳奇”一瞥人類曆史的究竟。 我最初對博物館的理解非常狹隘,...
好看到爆!給100顆星!通過文物來講述世界曆史的斷片,又見到審美趣味,又還原當時情境。敢不敢再齣一套。。。
评分從實物藝術感知世界曆史,很生動很明晰很很直觀。世界各大洲都曾産生過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中國隻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评分這是我曾經想過的中國史的寫法
评分這套書何止是好看,根本就是感動,已經不止一次在地鐵裏邊看邊擦鼻涕。。。老少鹹宜裝幀精美,整套三本讀下來,仿佛看見瞭茫茫曆史中人類的來時路,而自己,不作為女人不作為中國人不作為黃種人,僅僅因為身為人類這個物種而被深深打動
评分100件文物,100段曆史,讀來簡直熱淚盈眶,居然還有人說不係統的,最美的地方就是斷片和聯想好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