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哲學組特聘研究員,李遠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早年留學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京都大學、德國漢堡大學,分別研習日本語、梵文、藏文及方法論。獲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哲學博士,博士論文“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ādhyamika”由美國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又在印度加版。在學術研究上受益於中、日、德、法、美諸方學者,但學無常師,擇善而從。研究領域涵蓋佛學、儒學、先秦道家、京都學派哲學、現象學、歷程哲學,皆寫有專書。近十年開始造論,開拓純粹力動現象學,寫有《純粹力動現象學》、《純粹力動現象學續篇》、《純粹力動現象學六講》。目前致力於純粹力動現象學之量論(知識論)之構思與撰著,已出版《西方哲學的知識論》一書。另外,二○一一年又出版了近七十萬言的《佛教的當代判釋》一書,以十一分教判釋全體佛法。已發表學術專著三十餘部,各類論文兩百餘篇。
发表于2024-11-26
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知识论 哲学 国学 哲思 港台版 当代哲学 吳汝鈞 人物
吳汝鈞教授在本書以二十世紀三位重要思想家張東蓀、金岳霖和牟宗三為代表,
對當代中國哲學知識論展開全面、客觀且準確的論述,並有創發且獨到的思維見解。
知識論在傳統的中國哲學中未受到重視,一直到了近現代,才有學者加以鑽研、開拓。作者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汝鈞教授,《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一書論述主要集中在當代中國哲學知識論的三位代表人物:張東蓀、金岳霖和牟宗三。
張東蓀的體系是「多元主義的知識論」,重點在認知對象方面,把後者由實質的、固定的物體作出架構性的轉向。他視對象為一種架構、橫造,是虛的,不是實的。他傾向以事件來說認知對象,而不以質體來說。金岳霖的理論則是「實在主義的知識論」,到處都貫串著一個原則:把得著於所與還治所與。「所與」即是認知的對象,特別是經驗對象。我們對於種種對象加以抽象,把其中的共同的特性抽出來,形成概念。日後當遇上具有這共同的性格的對象時,便可以這個概念來描述、概括它們。牟宗三的理論是「存有論的知識論」。其思路是我們的知體明覺自我坎陷而成為識心,由感性、知性與想像構成。感性與知性在知現象時,把知體明覺的感應作用中的東西推出去,挑縐起來,而成為現象。即是,識心有執著的功能,能把物體思解地加以執縐,同時現起一些存有論的概念亦即是範疇來決定這現象,使之成為「對象」。
吳汝鈞不僅對張東蓀、金岳霖、牟宗三的知識論有全面、客觀且準確的論述,也有相當深入的分析與評論,同時也藉此表達他個人所欲建立的「純粹力動」之說,具有創發且獨到的思維見解。他將上述三人的知識論置於西方哲學唯識學的背景來考量比較,以彰顯他們的知識論思想之特色與貢獻,勾勒這三位現代思想家的知識論特徵,可說相當精闢醒豁,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本書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學術背景,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水準。
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