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的政治

粵語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隨著香港劇烈演變的社會歷史境況,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香港多元族群文化譜系中,粵語呈現出主流文化符號的強勢權力,同化或排斥異質語言及其維繫的人群。

本書聚焦粵語在香港的歷史發展,從語言的媒介再現、日場操演和政治意涵三個向度,探索邊城香港中語言的政治與變遷,擴展香港研究的文化框架和研究範疇。

出版者: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文潔華 編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
价格:HKD90.00
装帧:
isbn号码:97896299658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语言学 
  • 香港 
  • 社会学 
  • 粵語及書寫 
  • 文化人類學 
  • 粤语 
  • 社會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隨著香港劇烈演變的社會歷史境況,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香港多元族群文化譜系中,粵語呈現出主流文化符號的強勢權力,同化或排斥異質語言及其維繫的人群。

本書聚焦粵語在香港的歷史發展,從語言的媒介再現、日場操演和政治意涵三個向度,探索邊城香港中語言的政治與變遷,擴展香港研究的文化框架和研究範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相比起《香港嘅廣東文化》一書,雖然都是文潔華教授編,並都因為2013年浸會一個關於本土文化的學術會議出來的書,這一本由中文大學出版的《粵語的政治》水準就高很多。起碼每一篇文章都是有份量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有的更有詳細的研究作為基礎。 ﹣個人十分喜歡余少華一...  

评分

原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6年4月號(總第154期)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多元族群文化譜...

评分

原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6年4月號(總第154期)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多元族群文化譜...

评分

﹣相比起《香港嘅廣東文化》一書,雖然都是文潔華教授編,並都因為2013年浸會一個關於本土文化的學術會議出來的書,這一本由中文大學出版的《粵語的政治》水準就高很多。起碼每一篇文章都是有份量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有的更有詳細的研究作為基礎。 ﹣個人十分喜歡余少華一...  

评分

原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6年4月號(總第154期)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多元族群文化譜...

用户评价

评分

主要还是关注文化保育议题,从各种方面入手,比如对语言教育的现状探讨等。这个豆瓣封面P得像模像样,语词偷换,与书中一些论调相映成趣

评分

值得注意其中谈的基本都是langue而非speech,除了分析歌曲和那篇autoethnography外

评分

总体比较浅,但好在有趣。黄仲鸣写抗战后方言文学,陈允中写语言与基层政治动员(此文竟然用粤语写就),钟宝贤写1930-1950年代粤语电影三文精彩。

评分

和期待的有挺大不同

评分

和期待的有挺大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