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本书窥探到一些我对这段历史的空白,梳理的相对清楚,虽然用了比较讨巧的创作方式,但也是值得肯定的。 风雨飘摇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政治又与社会的安定紧密相连,封建王朝的落寞在于一言堂,无明君终究会有乱世,所以即使再多的讲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但是晚清...
评分通过这本书窥探到一些我对这段历史的空白,梳理的相对清楚,虽然用了比较讨巧的创作方式,但也是值得肯定的。 风雨飘摇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政治又与社会的安定紧密相连,封建王朝的落寞在于一言堂,无明君终究会有乱世,所以即使再多的讲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但是晚清...
评分近几天看完吴晓波老师的跌荡一百年,以商人的视角回顾近代史,颇为独特,但也发人深思。有几点读后感,稍作记录。 第一,近代以来商人阶层对国家进步有些不可磨灭的贡献,商人阶层从自私自利目的出发,自觉地推动社会进步。这是自由经济无形的手在发挥作用。 第二,国有经济在...
评分1.谁也不帮你,并不是坏事。60年代国家没有对江浙企业进行投资,反而成就了江浙轻工业的发展。 2.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河东的不要太骄傲,在河西的也不要气馁。 3.生命够长,实力够强,总有翻身的一天。 4.第一次失败不叫失败,失败后不努力、不改进、不吸取教训,才叫失败。...
评分本书还是不错的,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近一百年中国的发展变迁。作为中国人,看到这样的书,一般会激动不已的,因为书中有一些激昂的文字和爱国情怀,甚至包括一些对“国贼”的鞭挞。 但是有个问题是,在作者这些激昂的文字背后,读者需要自己独立地思考。为什么这样说呢...
1870~1977中国经济史,诠释了中国国家经济的由来,大量的经济生活的史料解答了近百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民国时期,不同时期均有代表人物介绍,比激荡三十年精彩。
评分以前我只喜欢看古代史,对近代的屈辱耿耿于怀。现在觉得正视历史,承认差距,才是追赶并且超越的基石
评分建国后的内容囿于某些原因有些草率,只举一例,书中对70年代的“洋跃进”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对华的叙述寥寥数语,还是无法跳出“两个凡事”的窠臼
评分落后中国奋起直追一百年的通俗商业史,从清朝的官办、民国的国有、新中国的公有,经济理念逐步发展而于产权的理念一脉相承,终于证明在效率层面产权清晰的私营经济会战胜公私不分的国营经济之结果。然而国家的目标首在社会稳定,如何掌握公私力量的平衡非常考验治理水平。
评分听这本书同时,关注了杨小凯的作品,发觉此书写最后几十年的部分,妥协与让步太多,并无一个正直学者的治学态度。好的地方,是以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叙述近代史,能发现很多不同的视角和历史对照。重复一下,解放后的历史写的避重就轻。201605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