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大衛.拜恩 David Byrne
大衛.拜恩絕對是全球流行音樂界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70年代的美國,一支新浪潮樂團Talking Heads(臉部特寫)崛起,不僅成功吸引大批樂迷支持,更獲得評論界一致讚揚。其前衛的實驗性及藝術性影響流行音樂發展深遠,後來順利進入搖滾名人堂及滾石雜誌百大偉大音樂家,而Talking Heads的主要推手兼主唱就是大衛.拜恩。
樂團解散後,大衛.拜恩的創作力不墜,他獨自展開大膽的實驗精神,頻繁地進行跨界合作,不斷為樂迷及整個音樂界開創前所未有的風景。此階段代表作品包括:與坂本龍一及蘇聰合作《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電影配樂,榮獲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音樂獎、與布萊恩.伊諾(Brain Eno)合作專輯〈會發生的事都將在今天發生〉(Everything That Happens Will Happen Today)、與St. Vicent合作專輯〈Love This Giant〉。他同時是音樂品牌Luaka Bop創辦人,也進行寫作、攝影、導演、藝術等創作。由於熱愛騎單車,寫過一本《單車日記》(Bicycle Diaries),甚至還親自設計街道單車架!
大衛.拜恩被美國《時代雜誌》盛讚為「搖滾的文藝復興人」,而《製造音樂》這本書讓他更奠定了重要音樂人及文化觀察者的不朽位置。
譯者簡介
陳錦慧
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育碩士。曾任平面媒體記者十餘年,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塔裡的男人》、《簡愛》、《雪中第六感》、《蘿莉塔》、《悍衛雅各》等十餘冊。
发表于2024-12-22
製造音樂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读,对音乐背后的隐秘故事和原理有兴趣呢! 大卫.拜恩是生在英国长在美国的艺术家作为“Talking Heads”(传声头像)乐队的灵魂人物,曾被《时代周刊》盛赞为“摇滚的文艺复兴人”,他一次次带领乐队探索未知的音乐领域,深刻的影响了流行乐的发展,并入选西方摇滚乐最高荣誉...
评分这种全干货的书还不给5星吗? 全是他几十年收集的干货。 各种类型音乐的起源?不同录音媒介的历史和各种媒介的优劣?他的表演灵感启发,特别提到日本戏剧?在公司里做个ppt报告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剧院表演?!罗列不完,几乎每页都是笔记。 错过了他上次在香港的演出,后知后觉了...
评分这种全干货的书还不给5星吗? 全是他几十年收集的干货。 各种类型音乐的起源?不同录音媒介的历史和各种媒介的优劣?他的表演灵感启发,特别提到日本戏剧?在公司里做个ppt报告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剧院表演?!罗列不完,几乎每页都是笔记。 错过了他上次在香港的演出,后知后觉了...
评分前面部分简单的音乐载体发展史,后面是“音乐人”入行指南,也是入门型的。 纸张不错,印刷不错,价格亦不错。 湛庐文化的书,以后入手要三思,谨记。
评分这本 How Music Works,全书从各种可能的方方面面在点题。从科学技术对音乐的影响,到录音室中如何制作音乐、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制造一个大场面、也与音乐人对音乐的巨大影响,最终回归到音乐的本质,我们为什么喜欢 / 需要音乐。 David Byrne ...
图书标签: 音乐 大卫·拜恩 音樂 艺术 DavidByrne 摇滚 音 随笔
搖滾史上最具原創性及影響力樂團Talking Heads(臉部特寫)主唱
美國《時代雜誌》盛讚「搖滾的文藝復興人」
大衛.拜恩 DAVID BYRNE重量級著作精裝國際中文版
《紐約時報》年度百大注目書籍
東倒西歪的桌椅、凌亂殘破的塗鴉,這是1975年美國紐約的一間LIVE酒吧。雖然這裡看起來像個三流表演場地,但正在表演的竟是年輕的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和音速青春(Sonic Youth)等即將席捲全世界的重量級歌手!是的,這裡是CBGB,搖滾樂迷心中不滅的音樂聖地,龐克搖滾的歷史就在這裡被寫下。如今CBGB已經歇業,我們只能扼腕無法前往朝聖,不過幸好,創造美國新浪潮歷史的Talking Heads主唱大衛.拜恩,寫下了《製造音樂》,讓我們得以聽聽那些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過去。
,擁有得天獨厚的才華與熱情,因此大受愛戴、獲獎無數……聽起來一切都很合理,甚至可以說大衛.拜恩就是個絕佳例子。但是,拜恩自己卻說:關於創作,比起內在情感,「表演場景」的影響更大。言下之意,如果你的音樂大受歡迎,可能跟它好不好聽沒多大關係,重點是聽眾在什麼場合聽見它。CBGB隨處的廢棄物與低矮的天花板,造成較低的殘響,特別適合Talking Heads的龐克搖滾;中世紀的音樂在石牆大教堂演出,殘響超過四秒,音符很長的曲式才能造成被聖靈包圍的氣氛;交響樂則是為了壓過觀眾吵雜的聲音而存在。回想我們到不同場所聆聽不同音樂:教堂裡的巴哈古典樂、小酒吧裡的爵士和藍調、戶外曠野的打擊樂,這些具有迥異特性的音樂類型,顯然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演奏場景而演變出來的形式。
音樂其實是在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下被「製造」出來的成品──這聽起來不像什麼真知灼見,事實上卻反轉了「創作」的浪漫觀點。而表演場所當然不會是影響音樂成果的唯一因素:麥克風發明後,肺活量不再是歌手必要的條件,法蘭克.辛納屈這種在耳邊呢喃的歌手才有機會現身;現場「即興」其實是為了方便意猶未盡的舞客繼續擺動身軀的新形式 ;錄音唱盤限制單面長度不能超過四分鐘,則構成了樂曲的習慣長度……這些種種技術、歷史、空間、金錢因素,「製造」出我們現在熟悉的音樂。
要說誰最適合來談音樂這個龐大複雜的主題?以自身40年的創作、表演、經營生涯演繹何謂音樂的大衛.拜恩當之無愧。穩站音樂殿堂重要地位的拜恩,不只是一位出色的音樂人,更是一位認真的研究者,他以輕鬆清晰的筆調,謙虛地展露出驚人的博學。這更是樂迷的唯一機會,聽拜恩親自述說,Talking Heads奇異的組團過程、如何成為當紅現場表演樂團、歷次表演造型變化的背後巧思、代表成名曲的創作故事,以及直到樂團解散,拜恩依然創作力爆發、更具創想的精彩軼事。
這本書是對音樂創作的逆向思考──我們所聽到的音樂和所看見的音樂產業向來是各項時代因素加減乘除後的暫時性總合,其功能和意義不斷演變,而拜恩更加思考的是創作端、接收端、經營端與音符節拍之間的交叉相互作用,不只讓我們窺見引領全球的英美流行音樂界的圈內祕辛和圈外脈動,更完成了一部闡述音樂本質和歷史脈絡的經典之作。
大衛‧拜恩x TED(中文字幕)
www.ted.com/talks/david_byrne_how_architecture_helped_music_evolve?language=zh-tw
名人推薦
國內各界專業人士齊力推薦/
似乎很少人可以像大衛.拜恩一樣,不但依然用音樂與世界對話,並且可以在其他領域刺激我們的思想。──張鐵志 台灣資深音樂作家
無論是玩音樂、聽音樂的,消費音樂或做出音樂讓人消費的,《製造音樂》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書,它讓人重新理解音樂、看待音樂。──陳德政 作家
大衛.拜恩深入淺出、不吊書袋地多點探究了作為文化現象的「音樂」一事,是如何在各種歧異文化背景、聲音傳統與社會脈絡下,形成今日這般繁複多樣、但又不失路徑線索可讓人回溯探索的深厚樣貌。──張世倫 藝評人
從科技史角度鋪陳錄音室裡如何挪用科技、與樂手製作人合作、創造與實驗著可能的聲響。過程的鉅細靡遺描述,對音樂人或是研究者而言都是珍貴的紀錄。──何東洪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以「邏輯」而非「道理」串連起所有的知識面,運用於他自己深信的藝術價值與觀察。旁徵博引毫無刻意,論述並非為了彰顯個性,而是帶著溝通的誠懇。──陳玠安 文字工作者
讚歎不停穿插在閱讀當中……被大衛.拜恩慧黠點破後,聆聽音樂的方式變得更加開闊。──Earwax戴子
張鐵志、馬世芳、1976阿凱、何東洪、張世倫、陳玠安、陳德政、葉雲平、Earwax戴子、小樹、林貓王 高舉雙手吶喊推薦
海外佳評/
精彩非凡……大衛.拜恩秉持一股瘋狂的企圖心,想把這些浩瀚的理論轉變成深具可讀性的學術作品,他辦到了。──Mark Ellen,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觀察家專欄(Observer)
大衛.拜恩是一位出色、原創又獨樹一格的搖滾明星,寫出了一本與他多變才華匹配的書……──John Rockwell,《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這是本極富魅力、兼容並蓄的書,活潑地結合社會史、人類學調查、自傳、個人哲學、經營指導,有時交融在同一頁……即使是最富熱情的探索者(拜恩便是其一),這仍是一塊尚未被開拓的領域。──Joan Anderman,《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這是一份必備指南,關於表演和錄製,真誠又跟得上時代,兼顧實用建議和富洞見的評論。──Ted Gioia,《舊金山紀事報》(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在柏林读完,更坚定了音乐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并且决定今晚去三家传奇club看演出,绝不偷懒。
评分竟然看high了不想睡覺…順便重溫了幾張Talking Heads。David Byrne是博採各種藝術形式的好手,重點探討了音樂從創作完成到進入人耳的接受情境和演變過程。也是一本不錯的音樂創作談。(閒扯:喜歡的牛逼音樂人叫David的還真不少,David Bowie,David Sylvian,David Byrne,David Gilmour…前兩位與坂本龍一合作了《聖誕勞倫斯》 ,Byrne與坂本龍一合作了《末代皇帝》…)
评分“我認為,我們大家在某個時期都曾經歷過這樣的事:第一次聽見全新的陌生音樂,總會幫你開啟一扇你原先根本不知道它存在的門…世界突然之間變大了,變成一個更神祕、更刺激的地方,這一切只因為我碰巧聽見了一張唱片。/ 是音樂與歌詞觸動了我們內心的情感/ 用希望與人道精神的力量來與犬儒主義與貪婪相抗衡。/ 寫歌與唱歌似乎是一種音樂上的自我療癒。/ 那是自我探索的一部分/ 那個地區文化史上的某些浪漫主義氛圍確實還縈繞在我們腦海,那些給我們很大啟發的人仍然還是社區的砥柱…他們雖然不是樂手,卻和我們接觸到的一流音樂一樣給人無限靈感…他們對待生命、對待藝術的態度已經成了放客神祕特質的一部分,讓那個髒亂街區在我們眼中多了一份迷人光采。/ 業餘心態—或者說業餘者那種不加矯飾的特質—有時是一種解放。”
评分干货满满!字里行间能感受到 David Byrne 言论和心得都挺中肯的 说的都是实在话????
评分“我認為,我們大家在某個時期都曾經歷過這樣的事:第一次聽見全新的陌生音樂,總會幫你開啟一扇你原先根本不知道它存在的門…世界突然之間變大了,變成一個更神祕、更刺激的地方,這一切只因為我碰巧聽見了一張唱片。/ 是音樂與歌詞觸動了我們內心的情感/ 用希望與人道精神的力量來與犬儒主義與貪婪相抗衡。/ 寫歌與唱歌似乎是一種音樂上的自我療癒。/ 那是自我探索的一部分/ 那個地區文化史上的某些浪漫主義氛圍確實還縈繞在我們腦海,那些給我們很大啟發的人仍然還是社區的砥柱…他們雖然不是樂手,卻和我們接觸到的一流音樂一樣給人無限靈感…他們對待生命、對待藝術的態度已經成了放客神祕特質的一部分,讓那個髒亂街區在我們眼中多了一份迷人光采。/ 業餘心態—或者說業餘者那種不加矯飾的特質—有時是一種解放。”
製造音樂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