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兆飞,1978年生,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2001年7月毕业于雁北师范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李书吉教授);200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韩升教授)。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2011—2012年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合作导师:阎步克教授)。2012-2013年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Patricia Ebrey教授)。
范兆飞所著的《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研究主旨是选取“士族群体”之考察视角,探讨公元三至九世纪太原士族群体作为有机社会阶层的形成、发展、壮大、崩溃、复兴直至彻底消亡的历史过程。《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石刻,以太原士族群体升降沉浮的历时性特征为切入点,在家族史、地域史和政治史三个维度内拓展深化,揭示了中国中古时期太原士族群体的变迁过程和单体家族的兴衰及其影响因素。本书既立足学界已有的丰硕成果,也有别于学界通行的土族个案研究和宏观的士族阶层研究。因此,本书对中古士族研究本身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批评文章很好看
评分真折腾啊。学术史梳理得还是挺好的。
评分门外汉花了一天时间读完,很多史料部分看不懂也就略过,感觉前面的文献评述做得不错,但后面的立论没读到特别精彩的。知道了“郡望”是什么意思。记住了何晏和寒食散。
评分作者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只能说还欠缺点才华吧,整天感觉就是中规中矩,中古家族史研究就是一个坑,这个时代想做出点与众不同太难了,就更不用说没有提供新意的研究了。当然,对于中古史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徐冲、仇鹿鸣之类。后者也会有很大争议。作者对于日本欧美的研究动态掌握的很好,所以学术史的梳理十分到位。另外可能受到其老师影响,作者十分关注婚姻网络问题。关于唐代谱系塑造问题,作者算是高屋建瓴,颇有参考价值。关于仇鹿鸣书评问题,略显苛刻,不过也不能说强词夺理,关于其成就把握的也很精准,其实评价还是蛮高的,至于说仇著无法短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完全认同,田余庆、仇鹿鸣氏的研究是属于典型的旧题新意,依靠的是研究者个人的才华,无法复制的,正因如此我个人其实更看好徐冲,虽有缺陷但能提供一种普遍的研究范式。
评分真折腾啊。学术史梳理得还是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