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傑,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人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主要著作有《民國紅粉》、《民國底色》、《誰謀殺瞭宋教仁:懸案背後的黨派之爭》、《曆史背後:政學兩界的人和事》、《中國話劇史》、《曹禺:戲裏戲外》等。
1918年1月,在陳獨秀、鬍適、錢玄同、劉半農等“四大颱柱”的推動下,《新青年》雜誌從四捲一號起轉型“復活”為六名北大同事輪值編輯的同人刊物,直接啓動瞭新文化運動,進而影響瞭整個中國的命運。而隨著《新青年》同人的內部分化,陳獨秀開始直接介入政治活動並且把《新青年》迴遷上海,結束瞭這份同人刊物的短暫輝煌。本書大量運用檔案、日記、迴憶錄等材料,試圖還原《新青年》雜誌內部的運作狀況和人際關係,呈現《新青年》同人從誌同道閤到殊途異路的曆史真相,並進一步在比照對撞中反思“五四”一代知識分子的價值追求與路徑選擇。
發表於2024-12-26
北大教授與《新青年》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曆史 張耀傑 *北京·新星齣版社* 140903 思想史 傳記 中國近代史 phd
《新青年》雜誌的編著記錄,以及其編者陳獨秀同鬍適、錢玄同、劉半農、周氏兄弟等人為此而起的種種閤作與紛爭。文人意氣,往往難以長久成事。文筆方麵,書中敘述較瑣碎散漫。
評分我覺得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尤其是對曆史不是很清楚的人來說。
評分史料方麵都還不錯,不過寫法上有問題,讀起來很費勁,寫曆史不是史料的集閤
評分脫齣窪地專業的飯碗另起一套講述,讓人感到非常清新。材料方麵廣攬博搜,而且一視同仁地作批判性處理,對北大初期的人事鬥爭(“某籍某係”)有不少探本之論,主流敘事一直影影綽綽的人們形象也越發清晰(章士釗、高一涵、馬敘倫、瀋尹默、湯爾和)。價值訴求固然果斷以至於武斷,不過最大缺憾還是在於寫作技術太不講究,漫漶拉雜,對人的理解也太粗放。如果精心修繕成對早期北大作人事考證的文集,或許會是一部足以紮破無數大謊的鋼針似的著作。
評分書名應改作 鬍適與北大教授及《新青年》,如此方名實相符。 史料紮實,可惜夾雜個人情緒且政治傾嚮之逸筆叢生,嚴重影響閱讀。 治文學之人轉攻曆史,並不僅僅是鋪陳史料那麼簡單。
北大教授與《新青年》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