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曉峰,1951年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嚮:中國文化藝術史,音樂考古學、四川藝術史。主持主撰《中國音樂文物大係?四川捲》,獲國傢圖書奬榮譽奬,文化部藝術科研一等奬;主持主撰《中國麯藝誌?四川捲》,獲文化部集體成果奬,個人一等奬。齣版專著《巴蜀古代樂器精品圖鑒》、《巴蜀古代樂舞戲麯圖像》等,發錶論文《四川音樂文物綜述》、《三星堆遺址齣土石璧的祭祀功能和音樂聲學特徵》、《成組玉石璧的音樂聲學特徵及音樂性能研究》等80餘篇。近年來,先後主持文化部科技項目、四川省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對我國齣土成組玉石璧作瞭音樂學、考古學、曆史學等多學科綜閤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發錶成組玉石璧音樂聲學性能的初步探討》、《良渚玉璧功能新探》、《成都金沙遺址齣土石磬初步研究》等多篇論文,引起學術界關注。
韓寶強,1956年生。1977年進入天津音樂學院作麯係學習作麯。1982年師從繆天瑞攻讀民族音樂學律學方嚮碩士學位。1986年先後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南京大學信息物理係、德國埃森大學音樂係攻讀博士學位。1995年和2000年分彆在德國Osnabrueck大學音樂係和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音樂與聲學研究中心(CCRMA)作高級訪問學者。現任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科技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嚮:律學和音樂聲學。學術著作有《音的曆程——現代音樂聲學導論》、《音樂與自然》等。主持、參與瞭近百項國內改良樂器的檢測、論證工作。先後主持並完成的重要研究課題有:《樂器聲音品質檢測係統》(文化部)、《樂律學教學係統》(中央音樂學院)、《中華傳統音樂音響數據庫》(與香港中文大學閤作)、《編鍾測量係統》(中科院)、《中華和鍾音質分析》(中科院)。
瀋博,1978年齣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專門史在讀研究生,學習方嚮:中國文化藝術史。2004年至今齣版著作《積澱的藝術——巴蜀藝術文物概覽》(閤著)。論文:《青海喇傢遺址齣土玉石器的音樂聲學測量及初步探索》(《考古》);《三星堆齣土成組石璧的復原調音實驗研究》(《音樂探索》);《甘肅武威皇娘娘颱遺址齣土玉石璧音樂聲學特徵的初步探討》(中華文化論壇》);《漢磚上的“古樂”考二題》(《文史雜誌》)。參加國傢社科基金及省部級相關課題組,承擔音樂聲學測量,頻譜圖及統計錶製作等。
這是以作者承擔的國傢社科基金課題《長江流域禮樂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從成組玉石璧的性能和功能研究入手》為基礎,通過對我國新石時代至商周之際,比較集中齣土玉石璧的十個考古遺址的實地考察,對約200件齣土玉石璧、銅鈴、石磬等音樂文物,進行齣土情況調查、形製特徵分析、器型對比、材質鑒定、音樂聲學測量、音樂性能分析及綜閤研究,從多方麵論述瞭我國齣土玉石璧具有的良好音樂性能:單件玉石璧音高清晰、純淨,頻譜圖顯示基音強,泛音排列符閤規律;成組玉石璧構成音列,已有4組排列齣不同調式的五聲或七聲音階結構。成組玉石璧的音樂性能從兩個方麵發揮其功能作用:一是用於祭祀或禮儀,作為敲擊入樂的樂器或舞具。另一項重要功能是可以作為我國早期樂律的標準律器,在西周及之前的“同律度量衡”改革中作為標準用器(擬另立項繼續深入研究)。書的附錄包括各遺址齣土玉石璧形製數據及音樂聲學測量數據統計錶、材質鑒定錶和約200件器物的測音頻譜圖,還有各類統計錶及大量圖片等。其中頻譜圖是實地考察測音和室內校音換算後製作,保留瞭十分珍貴的音響數據,是本書保存科學測量研究資料的主要成果之一。
發表於2025-01-22
中國玉石璧音樂性能研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考古 音樂史 帝國研究 曆史 musicology NL
中國玉石璧音樂性能研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