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静:笔名扎西拉姆多多,《我们》MOOK 主编,《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喃喃》作者。莲子: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主治医生,医学博士。
唐恬:音乐人,词作家。代表作《如果爱下去》《笔记》。
刘钊: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其后留任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医师,现为北京同仁堂王府井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王艾:版权经理人。从业十年,不是忙着满世界找好书,就是忙着倒腾Kindle这件事儿。就着各种风景,边走边读,特别满足。
车车:自我观察者。
薛涛涛:前媒体人,如今是名自由写作者。
秋微:作家,编剧,主持人。热爱说话,沉溺写字,为能够以此两样为职业而心存感激。
鲍尔吉•原野:蒙古人,作家。出版《原野文库》等著作48部。
徐宁:资深媒体人,文化艺术传播专家。在过去十年采访过数百位明星、名流、商界领袖、艺术家以及普通人。
小总:家居撰稿人、家品自由买手,前新闻编辑。一生的追求是活得不像部电影。坚信每一个明天的剧本都是一个个昨天写出来的,所以,敬重过往,莫愁去向。
杨鉴: 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 华盛顿州立大学艺术系MFA,主攻摄影,现居北京从事纪录片和电影拍摄。
王菁瑛,热爱电影、旅行、音乐的台湾姑娘,曾担任凤凰卫视主持人,澳洲麦格理投资银行副总裁。多年来,探索心灵和世界,脚步从未停歇。
宗萨原人:80后台湾人。以雪域精神来推广有益于都市人的正能量。
周毅 :心理占星咨询师、讲师。太阳摩羯座,月亮水瓶座。天生敏感脆弱,爱思考人生,总在融入主流与质疑主流中挣扎。
东东枪:文字/创意工作者,各种爱好者。曾出版文字作品若干,编导舞台剧一部。
周裕隆:自由艺术家,摄影师。工作生活于北京。
陆晓娅:由新闻圈而心理圈而公益圈,热爱阅读、写作、电影、游泳和荒野,近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
《我们•爱别离》内容简介:
所有的别离里面最大的别离,是死别。所有的爱里面最大的爱,是示予实相。
很多人谈“死”色变,还有更多一部分人选择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这一期的《我们》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还有没有一种更为恰当的情绪去对待死亡?我们能有多大的意愿和多大的幸运,去发现死亡带给我们的珍贵启思?我们有没有可能以一种清醒的觉知,站在与死亡并肩的角度,对生命表达出一种温暖的敬意?
《爱别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也许在在印度,在西藏,在你我身旁,他们是失去孩子的母亲,是怀念父亲的女儿,他们是小狗的主人,是大学的老师,他们是身患恶疾的病人,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他们是独行大地的学者,是研究天体的占星师。他们不是得道高人,也不是莽夫烈士,他们用自己平凡的生命对视死亡,又通过死亡透视生命。而在这本书之外,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愿我们在面对无常这一生命实相之时,并非只以沉默、以叹息,而是以慈悲、以智慧、以爱。
《我们•爱别离》编辑推荐:
1.《我们•爱别离》是陈坤跨界操刀担任MOOK出品人的系列第三本。
2.《我们•爱别离》既是一个触碰心灵的话题,又是一门人生智慧,它触碰你内心的柔软,却直面人生,以爱包裹,示予真相,让我们怀揣勇气更加坚定地在爱的道路前行,而能够接受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的共存。
3.《我们•爱别离》是《我们》MOOK出版以来最让编辑动容的一期。佛家八苦里,其中一苦为:爱别离,指与亲爱的人分离。或是生离,或是死别,均为无力痛苦之事。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从出生到死亡,只有一个方向,无论我们各自信仰什么,让生命的成色纯厚而丰盈,令生命的场域宽广而深邃,才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4.《我们•爱别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陆晓娅教我们如何“向死亡学习”;作家秋微与狗狗《菲菲》的动人故事;医学博士讲述《一个医生面对的生死》;还有身患重病感知当下的他们,走在雪域高原与死亡擦身而过的他们,安安静静在书桌前给已逝父亲写信的他们……他们与我们一起,感知精神之苦,体会苦中真味。
书籍的内容,泛泛看了一下,总有一些东西是会埋在心里,你以为都过去了,但还是会扎到心里。想起邓紫棋唱的《后会无期》,想起马航,想起灾难,想起小凡,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的人、事。用心过,怎么能说忘就忘,说算就算呢?人生中总是不断的有人进进出出,而最终不离不弃...
评分九月飞秋,花开芳菲,幻舞一瞬。放下悭吝,于时光的罅隙,匿影藏形。我们所排斥的“这里”,往往也是别人想来的“别处”。——题记 多年前的签名档常常是这样的:我也一直渴望被人收藏,免我苦,免我伤,免我枝无可依,免我流离他乡,免我死无人葬。 现在的签名档多是这样的:...
评分与亲人的永别, 与朋友的分离, 与爱人的暂别, 与宠物的相离, 还有与生命阶段的告别。 曾经的这些记忆都会被这本书提起, 攒好勇气慢慢读, 像事情过去好久之后与好友轻描淡写的提起般, 哀而不伤,多好。
评分先看的微姐那篇 菲菲也是我们的长久朋友 城市日记里 微姐会讲到它 书里 会有它的身影 随处可见微姐对它的爱和依赖 生活里每一部分都有它 应对这样的消失 艰难程度不敢去细想 想起当初城市日记突然没有的时候 含着眼泪给微姐写信 言辞恳切激动 收集来三年多的节目 反反复复的...
死亡这件事尽管超脱,想深了也使人晕厥。一种意识出现了,为什么有一天要消失,不能再感受了呢?
评分死亡这件事尽管超脱,想深了也使人晕厥。一种意识出现了,为什么有一天要消失,不能再感受了呢?
评分大道行行 渺渺冥冥
评分这一期的主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会有点沉重,但不得不说的是,死亡是一个必将经历的过程,也许早一点了解,会有更多的心理准备,让我们坦然的面对这即将发生的一切。
评分这本mook比前几期的漂浮不定来得沉重与坚实。可能因为里面涉及了生之难解的死。有几篇很有力量,打击到了我的泪腺。里面的书单很有用,找时间和力气要好好阅读一番。生命的疑问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爱他人,爱自己,并认真面对每一次别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