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记者,游历者,《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入行10年,特稿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等独立新闻奖项。2012年中德媒体使者,2013-2014年哈佛大学尼曼学者。从“蚁族”聚居的唐家岭漫游到昂山素季的府上,着迷于转型世界里的“失重”故事。
发表于2025-02-24
子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有大概三四年的时间,我处在保罗•奥斯特所说“精力充沛,满脑子想法,还有一双痒痒的脚”的状态,好吧,至少是“精力充沛,还有一双痒痒的脚”。那几年中国不断出现巨大的灾难,我跑四川,跑新疆,跑玉树(故事都收录在本书中),好似生活在一个热带气旋里,每天都在眩晕里...
评分之所以给四颗星以支持,用书中《切换》里的一段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写的东西、说的话,如果反应了大多数人的心理感受,那么我想,他应该获得支持的吧”。至少在看到杨潇写厂矿子弟的那篇,无论是否写得尽如人意,买书,读书,就已经是行动上的支持了。 一、意犹未尽的厂矿子...
评分有大概三四年的时间,我处在保罗•奥斯特所说“精力充沛,满脑子想法,还有一双痒痒的脚”的状态,好吧,至少是“精力充沛,还有一双痒痒的脚”。那几年中国不断出现巨大的灾难,我跑四川,跑新疆,跑玉树(故事都收录在本书中),好似生活在一个热带气旋里,每天都在眩晕里...
评分人可能在写某些和自己有关的东西的时候总是会潜意识美化当时的自己,我正是作者书里所谓附属厂的子弟,根本没有所谓的附属厂,不知道作者是从哪里来的这种优越感。我想要是真的附属厂那作者的妈妈应该连国企职工都算不上。我想写一些东西还是应该尊重事实,至少搞清楚一些...
评分之所以给四颗星以支持,用书中《切换》里的一段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写的东西、说的话,如果反应了大多数人的心理感受,那么我想,他应该获得支持的吧”。至少在看到杨潇写厂矿子弟的那篇,无论是否写得尽如人意,买书,读书,就已经是行动上的支持了。 一、意犹未尽的厂矿子...
图书标签: 非虚构写作 杨潇 社会 纪实 新闻 非虚构 特稿 新闻传播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失重”故事,作者杨潇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思考者、幸存者、信仰者、流浪者,他们外在的生存状态和内在的心理世界。这些苍凉悲歌而又饱含深意的瞬间,像是个体的不幸,又像是一代中国人无法躲避的命运。作者深情而又节制的文字,更能触发我们的感受与思考,这世间苦难深重,我们应该如何诚实地生存。
作为本书大概1/3文章的最早编辑,真的为杨潇感到开心。其实我认为他在人物周刊写得最好的两篇文章是昂山素季和《另一个国度》,因为是国际题材,都没有收录进来,还有埃及系列,哈佛来信系列,都是媒体上少有的精品文章。这本书更多的是一个记录,记录杨潇这六年多在人物周刊的成长,也可以从中看到成长的痕迹。走到今天,大家都不容易。年纪一大,一回首往事就会唏嘘不已啊。
评分有控制有节制有质感。
评分看到了作者的野心,试着用人物去讲一个国家的故事,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倒爷,有国有企业改革的子弟,有北京郊区的蚁族,有陪太子读书的超女,有知识分子、媒体人、商人和平凡如草芥的你我,正是他们组成了中国的现在和将来,构成了国家的群像。
评分看到了作者的野心,试着用人物去讲一个国家的故事,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倒爷,有国有企业改革的子弟,有北京郊区的蚁族,有陪太子读书的超女,有知识分子、媒体人、商人和平凡如草芥的你我,正是他们组成了中国的现在和将来,构成了国家的群像。
评分最初只是以为题材取巧。看到最后一篇服气了。
子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