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論:曆史地理學視野下的澳門學研究/1
第一節 澳門學研究藉鑒曆史地理學理論方法的必要性/1
第二節 目前澳門曆史地理研究的成就與不足/12
第三節 澳門地區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26
第二章 澳門地名源流相關問題的再探討/30
第一節 西文Macao(Macau)一詞的來源與“亞馬港”的方位/30
第二節 濠鏡澳之得名及其相關問題的再探討/44
第三節 近代西方文獻所記廣州城西南的“澳門航道”(Macao passage)/59 第四節 《澳門專檔》所見葡漢雙語澳門地圖及《中葡澳地名譯名對照錶》問題/77
第三章 澳門地區政區演變與行政管理問題研究/87
第一節 澳門地區政區演變的基本情況/87
第二節 清朝後期對澳門半島北部地方行政管理權的交涉——以《望廈及其附近村落地圖》的研究為中心/101
第三節 澳葡政府在離島地區的早期政治架構與運作機製——以《澳門憲報》中文資料為中心/118
第四章 明清澳門至廣州的內河水道交通初探/134
第一節 明代由香山縣境的澳門至廣州的內河水道交通/134
第二節 《中國叢報》所見由廣州至澳門的兩條水道路綫/136
第三節 《中國叢報》中所謂的“Broadway River”及其齣口一帶的島嶼和港口/150
第四節 《中國叢報》中所見的廣州至澳門內河水道所經過的海關站/152 第五節 林則徐日記所見廣州至香山的水道路綫/161
第六節 《中國叢報》所見的前山水道和馬騮洲水道問題/166
第七節 廣州至澳門內河水道的完整航綫和相關航行時間/168
第五章 澳門半島葡人早期居留地問題的再研究/173
第一節 關於澳門半島葡人早期居留地的諸種說法/173
第二節 《利瑪竇中國劄記》所記的“突齣的岩石”和媽閣廟/183
第三節 從沙梨頭的葡語名稱Patane來分析其作為商港的曆史/188
第四節 葡萄牙人開埠於沙梨頭(賈梅士花園)一帶的原因/196
參考文獻/200
後 記/214
圖目錄圖2-1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香山縣部分”/36圖2-2 《全海圖注》中的《廣東沿海圖》“香山縣部分”/37圖2-3 澳門第一張平麵圖/41圖2-4 吳熊光等繪《澳門圖說》(局部)/43圖2-5 百齡等繪《澳門圖說》(局部)/44圖2-6 《廣東水師營兵駐防圖》(局部)/55圖2-7 《澳門記略》中的《正麵澳門圖》(左)/56圖2-8 《蒼梧總督軍門誌》中的《全廣海圖》局部(1)/57圖2-9 《蒼梧總督軍門誌》中的《全廣海圖》局部(2)/58圖2-10 氹仔及澳門全圖(局部)/59圖2-11 《廣州河地圖》(Map of CANTON RIVER)附圖《廣州河部分》(Part of CANTON RIVER)(局部)/64圖2-12 《通往廣州的珠江》(PEARL RIVER LEADING TO CANTON)/65圖2-13 十三行商館平麵圖/67圖2-14 《澳門專檔》(三)中編號511檔所見佚名地圖/78圖2-15 費成康《澳門:葡萄牙人逐步占領的曆史迴顧》所引加有中文注記的葡文 地圖/81圖2-16 《澳門專檔》(三)中編號511檔所見《中葡澳地名譯名對照錶》/83圖2-17 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1909年1月)劉式訓緻兩廣總督張人駿的信函及 附件中的《澳門附近地方中葡名目錶》/85圖2-18 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909年1月19日)劉式訓緻外務部信函 附件中的《澳門附近地方中葡名目錶》/86圖3-1 望廈及其附近村落地圖/104圖3-2 《澳門記略》中的《正麵澳門圖》(右)/116圖4-1 《廣東省城全圖(陳氏書院地圖)》中的“大王滘”/142圖4-2 《沿海七省口岸險要圖?廣州口圖上》中的“馬口溪”/145圖4-3 《廣州河地圖》(Map of CANTON RIVER)中的“Broadway River”/151圖4-4 《沿海七省口岸險要圖》之《廣州口圖下》(局部)/168圖5-1 《澳門記略》中的《青洲山圖》/195圖5-2 阮元《廣東通誌》捲124《海防略二》中所載的《澳門圖》/196錶目錄錶3-1 氹仔過路灣政務廳名錄(1879~1919年)/125錶3-2 氹仔過路灣市政公局值事名錄(1880~1901年)/129錶4-1 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夷商A”從廣州至澳門沿途所經各海關站情況/171錶4-2 林則徐在道光十九年(1839)七月從廣州赴香山沿途所經部分地點情況/172錶4-3 林則徐在道光十九年(1839)七月從香山至紫泥(坭)沿途所經部分地點情況/172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