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黑洞的全息描述
1.1引言
1.2弦論裏黑洞的統計熵
1.3Kerr/共形場論對應
1.3.1漸近對稱群分析
1.3.2隱藏共形對稱性
1.4其他黑洞的共形場論對應
1.4.1RN黑洞
1.4.2KN黑洞與MP黑洞
1.5黑洞/共形場論對應的熱力學方法
1.5.1內視界熱力學
1.5.2從熱力學到共形場論
1.6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二章高自鏇引力的新進展
2.1引言
2.2Vasiliev理論
2.3AdS4中的高自鏇引力理論與三維場論的對應
2.4AdS3中的高自鏇引力理論
2.4.1三維AdS3引力
2.4.2有限自鏇的三維AdS3引力
2.4.3三維AdS3高自鏇引力的對偶
2.4.4拓撲有質量高自鏇引力
2.5高自鏇黑洞的熱力學和相
2.6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四維和高維臨界引力
3.1引言
3.2三維臨界引力
3.3四維臨界引力
3.4高維推廣
3.5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觀測及其科學結果
4.1背景介紹
4.2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結果
4.2.1普朗剋衛星的科學結果
4.2.2BICEP2的觀測結果
4.3早期宇宙暴脹
4.3.1熱大爆炸宇宙學的疑難
4.3.2暴脹宇宙學
4.4宇宙加速膨脹和暗能量
4.5反常
4.6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宇宙學擾動理論
5.1引言
5.2均勻各嚮同性宇宙
5.3牛頓引力中的不穩定性
5.4宇宙學擾動的運動學
5.4.1度規擾動及張量分解
5.4.2物質的能量動量張量
5.4.3流體的擾動
5.4.4場的擾動
5.4.5幾種常用的規範
5.5宇宙學擾動的動力學
5.5.1動力學方程組
5.5.2絕熱擾動
5.5.3熵擾動
5.5.4矢量擾動和張量擾動
5.6擾動的統計性質
5.6.1相關函數
5.6.2高斯隨機場
5.6.3傅裏葉描述與功率譜
5.7量子擾動:原初擾動的産生
5.7.1擾動場的量子化
5.7.2功率譜及其計算
5.7.3張量擾動譜及其譜指數
5.8討論與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引力全息性質應用:全息超導模型
6.1引言
6.2超導
6.3全息超導模型
6.3.1凝聚
6.3.2電導率
6.3.3磁場效應
6.4進一步發展
6.5總結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七章暴脹字宙模型是可以替代的麼?
7.1引言
7.2“可替代”的原因
7.3可替代暴脹模型的發展
7.4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暗物質和暗能量相互作用
8.1暗能量和暗物質相互作用相對論動力學模型
8.1.1暗能量簡介
8.1.2暗能量、暗物質相互作用相對論動力學模型
8.1.3超粒子視界的穩定性
8.1.4總結
8.2暗能量、暗物質相互作用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的印跡
8.2.1背景動力學分析與宇宙模型參數的簡並
8.2.2實驗數據擬閤
8.2.3巧閤性問題
8.2.4 ISW—LSS關聯
8.2.5總結
8.3暗能量、暗物質相互作用對結構形成的影響
8.3.1引言
8.3.2sub粒子視界近似
8.3.3數值結果
8.3.4後牛頓方程
8.3.5 Press—Schechter理論與球對稱坍縮模型
8.3.6星係計數
8.3.7總結
8.4暗物質和暗能量相互作用在動力學WUNYAEV—ZEL’DOVICH效應中的印跡
8.4.1簡介
參考文獻
第九章弦/M—理論中黑膜熱力學及相變
9.1引言
9.2黑洞(膜)係統的熱力學特性
9.3零電荷黑洞的熱力學穩定性
9.4非零電荷黑洞的熱力學穩定性
9.5黑膜的熱力學穩定性
9.5.1d=2情形
9.5.2d=1情形
9.6D5/D1(NSNS5/F)係統的相結構
9.7D6/D0係統的相結構
9.8普適相結構及其起源
9.9討論與總結
參考文獻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