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曾出版了《传统与变迁》《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等作品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
本书作者周晓虹先生在1988年提出了“文化反哺”这一概念。全书围绕“文化反哺”这一中心展开,以“代”(generation)及因不同世代同时共存而产生的代际关系为主题展开讨论。“代”是一种社会事实,本身就是“社会”这一人群共同体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传承的特征是由代的特征决定的,没有世代继替的“代”也就没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本书主要从代与代际关系理论,社会转型理论以及全球化理论等多种视角分析我国近代代际关系变革中产生的文化反哺现象。此外,本书的研究采集了77个家庭的34个焦点组的访谈资料。
本书资料翔实、观点鲜明,对于社会学研究者和学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大众读者了解“文化反哺”这一热点话题的不二选择。
1988年的春节,年初一一大早,父亲就将我从床上拖起来,从衣柜里拿出一套西装,羞涩地问我:“你能教我打领带吗?”而就在三年前,父亲在给我200块钱买衣服时,还特别交待“不能买西装”。 1998年3月,春节刚开学,中文系的几位教授在讨论计算机和互联网。我的好友Z教...
评分1988年的春节,年初一一大早,父亲就将我从床上拖起来,从衣柜里拿出一套西装,羞涩地问我:“你能教我打领带吗?”而就在三年前,父亲在给我200块钱买衣服时,还特别交待“不能买西装”。 1998年3月,春节刚开学,中文系的几位教授在讨论计算机和互联网。我的好友Z教...
评分书本身没细读,不评价。 但随手翻到开,读了两页,却发现了…… 胡塞尔? 格调? 怎么会联系到一起的。 心想会不会这个版本的人名就是这么译的,在豆瓣一查,果然所有的版本都是福塞尔,并没有译成胡塞尔的。 怎么会弄混的? 毕竟胡塞尔名气那么大,格调名气那么大。 这硬伤,...
评分书本身没细读,不评价。 但随手翻到开,读了两页,却发现了…… 胡塞尔? 格调? 怎么会联系到一起的。 心想会不会这个版本的人名就是这么译的,在豆瓣一查,果然所有的版本都是福塞尔,并没有译成胡塞尔的。 怎么会弄混的? 毕竟胡塞尔名气那么大,格调名气那么大。 这硬伤,...
评分书本身没细读,不评价。 但随手翻到开,读了两页,却发现了…… 胡塞尔? 格调? 怎么会联系到一起的。 心想会不会这个版本的人名就是这么译的,在豆瓣一查,果然所有的版本都是福塞尔,并没有译成胡塞尔的。 怎么会弄混的? 毕竟胡塞尔名气那么大,格调名气那么大。 这硬伤,...
崔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言下之意即:“不是我不接受,我实在太受伤害”,中国体验还带有不安全感、焦虑感一面,而站的越高摔得越狠,结果便是权力的界限问题,公&私、实用性&价值性等,只此一时与只此一地的时空特质似乎只能从这些中产阶层集体访谈中反映。
评分完全没有涉及反哺过程中的冲突?
评分一个永远写不完、时刻被颠覆的课题。基本精髓在附录二中已经体现了,反过头来看书的正文,觉得有好多主流叙事,不知对解读这样一个“先锋”课题有无影响
评分周老师,应当算我的引路人,求保佑。
评分我以当代思想史的材料的立场给这书以四星。这是后cr时代的典型特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