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后》辑录了旅德法律学者周翠三篇关于德国刑事司法案例的系列文章——《破案后》、《世纪诉讼》和《冤狱五则》,三篇共七则案例。这三篇文章均在《读库》刊发过,其中几个案件有了新的进展,在单行本中作者也做了相应的增补。
作者梳理了大量相关案件资料,一步步记录下案件审理的进程,让普通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观摩了整个案件的过程;从作者进行的一些必要的文献综述、援引的大量 统计数据和摘译的判决内容中,也能看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司法状况、法官心证的历程、律师工作的背景以及学者思考的维度。
这些司法档案,不仅仅可资法律工作者镜鉴,也可启迪开蒙大众读者。
本书由读库出品,购买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w4002-6070215173.13.N4O7Ee&id=44663244878
西方法治的理念在我看来就是——宁纵勿枉,宁可放过一千个罪人也不愿冤枉一个无辜者,也就是说一千个罪人的价值是低于一个无辜者的。而这个理念有两个最大的支柱进行支撑:一是罪疑从无,也就说如果只是存疑,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那这个嫌疑人的判决是无罪的,也就是说除...
评分西方法治的理念在我看来就是——宁纵勿枉,宁可放过一千个罪人也不愿冤枉一个无辜者,也就是说一千个罪人的价值是低于一个无辜者的。而这个理念有两个最大的支柱进行支撑:一是罪疑从无,也就说如果只是存疑,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那这个嫌疑人的判决是无罪的,也就是说除...
评分 评分 评分西方法治的理念在我看来就是——宁纵勿枉,宁可放过一千个罪人也不愿冤枉一个无辜者,也就是说一千个罪人的价值是低于一个无辜者的。而这个理念有两个最大的支柱进行支撑:一是罪疑从无,也就说如果只是存疑,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那这个嫌疑人的判决是无罪的,也就是说除...
第一篇是经典辩题“是否可以对埋炸弹的恐怖分子刑讯逼供”的现实版本,基本原则是对人格的尊重和对生命尊重之间的比较;《世纪审判》是司法题材的肥皂剧,前女友诉男方强奸未果,男方疯狂反击,有趣的点在于法官心证的自由度,不同的法官甚至可以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冤狱五则》之前在读库mook读过(所以才对这本感兴趣),法治框架下人的因素终究不可避免,草率尚能犯下大错,更何况有些错误可能是有意为之。但根本问题在于承认错误必然产生,并接受批评,提供赔偿,进行反思和自我革新,而不是自证伟大。
评分【7.5】偏颇。
评分也许完善的司法会催生司法流氓,也算是高端的卑鄙者
评分不错。结果上看似是圣母的德国司法,在了解其过程之后,反而感到意外的符合“公平程序”。加入普法知识,一开始感觉冗长,但要完整理解其司法过程不可或缺。本书的写作也有如司法程序般严谨。 但是看了冤案五则,有对法治国前景堪忧。特别是莫拉特案和阿诺德案,简直是德国司法与鉴定人之耻。 读了全书,觉得作者整理得很棒,但没有个人观点。看了后记原来是删减版的文献综述。读库是个好地方,需要这样的载体收录这些文字。
评分读完真是百感交集,深刻体会到从事法律行业的艰辛,一点疏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总的体会是德国司法体系终究是“民主的”,因此才有一而再的抗告,这给蒙受不白之冤的人以出路,但缺点是也给无理搅三分的坏人以把柄,读第一个案件时简直要气炸,那人放我朝大概就是打十顿然后枪毙,当然我并不欣赏这种类似于泄愤的姿态,只是大约“民主”和“专制”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才能得到我们能寻找到的“最不坏的法律体系”吧,毕竟我也认同,法律针对某人施加的不公构成对所有人的潜在威胁,而只有心怀愧疚的法律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法律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