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见俊辅是日本同志社大学退休教授,日本著名哲学家、文化评论家;
上野千鹤子是东京大学人文社会学系教授(著名女性学者);
小熊英二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社会学科)。
该书是日本战后一代著名思想家鹤见俊辅和日本思想史重要学者上野千鹤子及小熊英二的对谈集。内容涉及鹤见俊辅乃至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和问题,深受日本思想界欢迎。
对于这本书,我并不是全部都能够理解,原因在于对谈的三人提到的许多人物和故事我是不清楚的。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为如今的日本年轻人作普及的教科书、编年史。 书中主要观点来自鹤见俊辅,一个出生于官宦家庭、受母亲压迫、鄙视父亲、留学过美国、去过爪哇当过文职兵...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并不是全部都能够理解,原因在于对谈的三人提到的许多人物和故事我是不清楚的。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为如今的日本年轻人作普及的教科书、编年史。 书中主要观点来自鹤见俊辅,一个出生于官宦家庭、受母亲压迫、鄙视父亲、留学过美国、去过爪哇当过文职兵...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并不是全部都能够理解,原因在于对谈的三人提到的许多人物和故事我是不清楚的。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为如今的日本年轻人作普及的教科书、编年史。 书中主要观点来自鹤见俊辅,一个出生于官宦家庭、受母亲压迫、鄙视父亲、留学过美国、去过爪哇当过文职兵...
评分不知是編輯還是譯者太不用心了: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武官府譯成印度加爾各答武官府, 這種錯誤實在太明顯了, 翻譯時,世界地圖真的要先看一遍。 革命留下了什麼? 有誰去追究不斷革命的責任? 在革命過程中 知識份子如何轉向、變節呢? 有誰支持革命? 有誰反對革命? 又有誰始...
评分本书是以访谈的形式叙述了作为日本人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于战争以及战后的一些看法!当然,因为毕竟还是邻国人,所表述的很多方面对于我而言也还是陌生,或是需要多花时间去理解的! 用现代人的一个说法,鹤见俊辅,一个当时的上流社会阶层的孩子,对于他个人孩童时代的叛逆,...
很精彩。不是说我对鹤见本人的思想百分之百的信任,而是他参加这个对谈的时候已经80岁,几乎是毫无顾忌地对战后思想界的诸同仁进行了评价,加上小熊的年轻气盛和身为女性主义者的上野的犀利。这是日本人对谈中少有的针锋相对。“安保”和“爱国主义”的部分对我很有用。
评分“第一病”一直都存在还会继续存在,鹤见,上野,小熊三个老中青三代的对谈,就像上野后记写的不是迷弟们见偶像更有思想的交锋与提问。译者后记惊呆了,所以我要撕了译者后记。
评分鶴見俊輔的訪談錄,相當精采。兩位提問者的問題都十分尖銳,絲毫不留餘地,為訪談增色不少。書中涉及大量日本知識界的內容,如無一定的涉獵,讀來難度不小,卻無礙書的精采。鶴見先生談到戰爭體驗時毫不掩飾,不留餘地地批判戰爭,痛貶知識份子的虛偽與變節,讓人看到一位思想者的真誠。書中後半部分談到戰後日本的社會運動,鶴見先生以親歷者的身分講述其中經過,生動之餘也令人冷靜地反思六十年代左翼思潮之得失。貫穿全書的無疑是鶴見先生的「黑社會道義」—我覺得以江湖道義稱之更合適,即是重視最基本的人與人間的信任,而不訴諸普遍理想的光環。這點是與他自稱的「無政府主義」相通的,身為政治家後代的他經歷了年少時的叛逆,戰爭之恐怖,大概怎麼也相信不了國家這台冷酷的機器吧!
评分透过整本书看到的都是鹤见先生的真诚,小熊先生的认真,以及上野女士的犀利与执着 (采访里提到的书名翻译的太随意了。。就算不做注,也好歹标个日文原版书名吧。。
评分失眠读这个吐槽气息满满的访谈简直不能睡了。鹤见先生“黑社会道义”“我是个坏人”与他所反对的“第一病”(好机油竹内好用过“优等生病”他更极端),都是值得思考的词汇,尤其是他“想站在战败者一边”的想法如此格格不入;上野女士吐槽见偶像未成于是耽误了十年的初见;小熊提问就是憋着坏啊!【译者序也是让人瞠目结舌hah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