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翻譯,曾任港大中文系助教、快報編輯、亞洲電視節目部創作主任/節目部副經理、音樂工廠創作總監/總經理、商業電台廣告創作及製作部主管/商業電台創作顧問/商業電台顧問。現全職寫字。
任你行,你又能行到哪裡去?
這不是一個哲學問題,亦非自我提升的心理學課題。
任你行,聽來真的很爽,卻難逃一句毒舌──你又能行到哪裡去?
人越大,行裝越多,物裝如是,人情牽繫更甚。
年輕時,約不到老死,一個人都可以「踢拖」上獅山;今天,人大了,講起獅山,硬要說成「獅子山精神」。說到精神,當然是一群人的事,勿論那「群」是否很豬,卻已然未上山先覺重,哪來還有精神?
你一直嚷著要任你行,終於等到那一天,可以任你行了,卻突然發現──自己老了,累了,行唔開了,哪裡也行不到了……原來,過去一直在顛倒日子,工作為退休,賺錢為安居,都顛倒了。
本書倒過來講了好多所謂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中的正常,究竟這個「常」又是由誰定的。人人都是這樣走,卻不一定就是你的路。大圍(不是地名),讓我們成了溫水中的魚……蛙,熱到極都會嘗試跳;魚,記憶只得幾秒,這頭熱,那頭就忘了熱,熱熱下,就熟了。
就如林夕在序中道:
『人,都是赤條條無牽掛來到這世界的,那時候沒任何負擔,唯一行李就是你自己,在地上想爬到哪裡也無所謂,不曉得碰到什麼會有危險。然後,一路磕磕碰碰走下去,行李越來越多,未至於步履蹣跚,也已經顧不上路還可以怎麼走這個大題目了。
『如果你是隻任意滾到哪裡就是哪裡的蛋,這些高牆,比專制者更難以跨越,也談不上反抗,因為,都是出於愛。 『那堵牆,沒有石頭,都是人心,肉造的。你怎麼忍心讓關心你的人擔心失望,堅決離開這安全舒服的溫泉,非要到外面獨自淋雨不可?還沒有吃大虧之前,就已學乖了。看,牆外不外乎是另一堵牆,沒有人要堵住你,也不見得會選擇冒險上無人的空山。』
任你行,你行不行?不行的話,要找人同行,行不行?
自由,從來都帶一點點孤獨。
《任你行》里并没有那些故弄玄虚的文字,也几乎没有长句,完完全全是大多数人所哼唱过的林夕的词的影子,灵气有哲理。是一本读第一遍觉得不过如此,但之后每再读一遍,便总会因自己所遭遇的日子不同而有不一样感悟的书。因为每篇章的字数非常少,很适合初初试图通过阅读来使自...
评分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就给自己留出三两天,专门逛书店和唱片行。那天在诚品,只怪氛围太好,书香太浓,不顾行李箱能否承受,仍是忍不住买了很多本林夕散文集。 林夕多年来一直有写专栏的习惯,积累成册亦是著作等身。偏偏他又是位凭借上千首词作在华语乐坛成功“封神”的名家,...
评分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感觉有种只知陈奕迅的歌,不知林夕的词!后来听了他写的许多歌,有种,啊,是林夕呀! 《任你行》书名来源于歌曲《任我行》,到底要如何洒脱才能真正任你行呢?每一章节篇幅不长,但却用各种隐喻回应了生活中许多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与思考。读《任你行》更像是...
评分林夕的散文随笔,这不是林夕的第一部随笔了。之前还写过《是非疲劳》和《曾经》很多。选择看这本书,大概还是年少情怀的作祟,喜欢他写的歌词,觉得带着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谢。书里面有歌词,适合在某种时刻,某种境遇里看。本来随笔这种东西,虚张声势的感情戏多,其余的少。但...
评分《任你行》 好像没怎么看过香港作家写的文字,所以也不好说这书的风格是不是港式风格。有点悠闲轻佻,像是在某个周末的下午茶听某位损友吹水。喜欢他写的很多歌词,这是第一次看林夕的书,有点抓不住他的断句韵律,有时前后两句的主语不一,断句后一下子没接上,然后就要往回...
读林夕的散文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歌词,况且他又那么爱以歌词为书名。这本《任你行》前百分之八九十都挺喜欢,畅谈人生各种迷局,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金句迭出。越到结尾牢骚越多,牢骚多了,就感觉没那么精明了。
评分就是想起,讀書年代要寫自由命題的作文時,總不知道該寫啥。
评分独家村也是个孤僻宝宝,不知书成后会不会送与文中提到的那些亲友过目…病榻中大口灌下反鸡汤倒也有胃口~
评分也算了解他了 喜欢
评分每个人都向往的自由、随意,不再在乎旁人的眼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