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著有《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传世名著,多部作品入编语文教材。
发表于2025-02-03
呼兰河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哈尔滨上大学那会儿,我就一直在想要不要去呼兰看一看萧红故居,犹豫再三,基于乡下地方太偏僻当天去当天未必能回来,就没敢去。 但这在我心里缠绕成结。 这两天跑新华书店,便随手翻了《呼兰河传》,发现序有很多语句直击我心(茅盾写的)。基于有始有终,停下了正在读的《...
评分在哈尔滨上大学那会儿,我就一直在想要不要去呼兰看一看萧红故居,犹豫再三,基于乡下地方太偏僻当天去当天未必能回来,就没敢去。 但这在我心里缠绕成结。 这两天跑新华书店,便随手翻了《呼兰河传》,发现序有很多语句直击我心(茅盾写的)。基于有始有终,停下了正在读的《...
评分在哈尔滨上大学那会儿,我就一直在想要不要去呼兰看一看萧红故居,犹豫再三,基于乡下地方太偏僻当天去当天未必能回来,就没敢去。 但这在我心里缠绕成结。 这两天跑新华书店,便随手翻了《呼兰河传》,发现序有很多语句直击我心(茅盾写的)。基于有始有终,停下了正在读的《...
评分在哈尔滨上大学那会儿,我就一直在想要不要去呼兰看一看萧红故居,犹豫再三,基于乡下地方太偏僻当天去当天未必能回来,就没敢去。 但这在我心里缠绕成结。 这两天跑新华书店,便随手翻了《呼兰河传》,发现序有很多语句直击我心(茅盾写的)。基于有始有终,停下了正在读的《...
评分在哈尔滨上大学那会儿,我就一直在想要不要去呼兰看一看萧红故居,犹豫再三,基于乡下地方太偏僻当天去当天未必能回来,就没敢去。 但这在我心里缠绕成结。 这两天跑新华书店,便随手翻了《呼兰河传》,发现序有很多语句直击我心(茅盾写的)。基于有始有终,停下了正在读的《...
图书标签: 萧红 文学 小说 当代 中国文学 中国 女性 现代文学
《呼兰河传》,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尾声余响不绝。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编辑推荐:
★茅盾作序,中国现代诗性小说的扛鼎之作
★“文学洛神”生前最后一部“回忆式”长篇小说
★质朴的文字有着奇异的魅力,呈现上世纪30年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本书是由著名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祖父家内部和外部(呼兰河)看起来像两个不同的空间。呼兰河这个小镇有一种与其名字有些反差的乡土风情,或者说一种带着魔幻的冷漠;而祖父的家中却是一番相对清新安静的景象,那大概是作者回忆中的童年时光(像鲁迅的百草园。
评分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评分书中有很多我熟悉的乡村场景,八卦冷漠的邻居、暴戾小气的长辈。谁老谁活该,谁死了谁活该,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大家都一样。
评分看了两遍才有点儿感觉,能够感受到作者童年时光难忘的记忆
评分每晚睡前翻几页,几乎是念着“我家是荒凉的”,“我家后园是荒凉的”这些被不断重复的语句入睡的。萧红把人生的萧索荒凉真是写进了骨髓里。可是,在回忆里,他们在天寒地冻的日子中仍旧活出了一丝暖意,尽管活得那么愚昧无知黑暗和漫无目的。
呼兰河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