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東,1968年5月生於江蘇阜寜,博士,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和比較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德國法蘭剋福大學社會學係。主要從事法蘭剋福學派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國外馬剋思主義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南京大學馬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學術成果包括專著:《交往理性與詩學話語》(天津社會科學院齣版社,2001)、《權力的他者》(上海世紀齣版集團,2004)、《曹衛東講哈貝馬斯》(北京大學齣版社,2005);編著:《霍剋海默文集》(第一捲,上海人民齣版社,2001)、《哈貝馬斯文集》(第1-4捲,上海人民齣版社,2001-2004)、《哈貝馬斯精粹》(南京大學齣版社,2004);譯著:《後形而上學思想》(閤譯,譯林齣版社,2001)、《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閤譯,學林齣版社/颱灣聯經齣版公司,2002)、《後民族結構》(颱灣聯經齣版公司,2002)、《現代性的哲學話語》(閤譯,譯林齣版社,2004)等。
本書思索的是在中德文化關係中德國的自我認同與中國作為“異在”之間的張力問題,由此梳理齣德國文化史中的中國形象發展曆程,即一個“異”與“同”從博弈到融閤的曆史過程:由17世紀以前在德國文化中作為“異國”的中國,到17世紀作為“異教國”的中國,到18世紀 “異國”和“隱喻”兩種中國形象的並存,再到19世紀中國作為“大寫的他者”,最後達到20世紀德國對中國認識的“自我化”。
發表於2025-01-02
同異之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文化研究 德國研究 曹衛東 德國 工具書 哲學 C曹衛東 漢學
碩士時,曹老師讓我們讀茨威格《心靈的焦灼》,今天再讀老師這本“老書新版”,仿佛突然明白瞭老師的用意,明白瞭為什麼老師在茨威格的小說裏讀到瞭“同情”。“一旦兩者之間産生同情,便說明其中之一方必定高於另一方,或自覺高於另一方”(P.201)。異文化之間,要的既不是宗教的徵服,也不是同情的泛濫,而是互為主體的尊重。
評分視角比較宏觀,很奇怪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跟什麼國傢項目吧,為什麼曹貝馬斯一些態度特彆中國中心主義呢?
評分很有質感的小書,但所舉例子太過陌生,分析不算很亮眼……在這一點上相當接近國外寫的那種小品消遣書瞭……
評分視角比較宏觀,很奇怪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跟什麼國傢項目吧,為什麼曹貝馬斯一些態度特彆中國中心主義呢?
評分值得一看
同異之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