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代表作品:《牛棚杂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病榻杂记》《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等。
留德十年(季羡林经典作品 最新精装典藏版):十年一觉欧洲梦 赢得万斛别离情
首先说一下算不得书评,主要是我来德国的一点点感悟。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先生回顾1935年到1945年赴德留学的经历。用季先生的话说即“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我写自传,只写事实”。全书用语平实,感情深厚,年过七旬的老人娓娓道来独自一人在战乱之时异国求学的历史...
评分本来如果不读这本书的话,二战期间在德国留学应该是什么样,根本没法想象。那么一个法西斯国家,能好到哪去?NAIVE!看了季大师的书,顿时自惭形愧。季羡林大师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连哥廷根被轰炸的景象都亲眼见过。美国大兵那么牛气的开着坦克进城,大师和他们谈...
评分午餐时翻看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自认十分有趣,遂花费一下午看完全书。合书后只觉头昏脑涨,信息量太大,而我又是太久未读书了。 发现先生留德初衷与我现在的心理甚为相似:体验生活+镀金。不料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留就是十年。去是坐火车十天,经伪满洲国,苏联,...
季老年轻时的人生轨迹
评分季老年轻时的人生轨迹
评分这十年,作者在德国学各种语言、专研各种学问、结识各种牛逼人物。可我却不经意联想起在中国战乱中他的亲人,维持家计的婶母、小学文化的妻子、一岁左右父亲赴德留学的儿女。时代、社会,真让人无奈。
评分Göttingen
评分季先生的这本回忆录真是精彩,留德+逗留欧洲共十一年的时光在他的文笔下又“活”于纸上了。我看到了季老先生对学术和报效祖国的热忱,看到了季老先生在战乱时期的坚强意志,借季老先生之笔还非常具体地了解到德国学术界的专注、严肃和清廉正直。做学问并有被世界认可的成就的人都是经得住孤独、受得了磨练的,留德时光对季老先生一定有全方面的正向影响。文笔很轻松,还能看到苦中作乐的影子,如此长寿不是没有原因呐,脑袋里全是知识,性格里全是乐观,生活里全是盼头。季老先生真叫人佩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