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崧
杭州人。公元1969年11月19日出生。
小学很优秀,中学很普通,大学没念过。
自立以后干过零散杂工无数,在咖啡馆做服务生,在音像店卖磁带,在电视剧组里做杂役,在电台做播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1995年起在上海某电视广告制作公司服务,做了6年AE。
2001年起自己做一间小小的广告工作室。成为SOHO一族。
2004年起向自己的吉普赛内心彻底投降,开始到处流浪。
流浪到的地方除了国内,还有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缅甸、越南、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伊拉克、阿联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德国、奥地利、荷兰、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
2010年起定居大理至今。
职业旅行家兼笑林高手许崧再次出发,
目的地是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西亚(对于这里的“西亚”,本书开篇有解释)!
这一次,他从拉萨出发到达“突发事变”中的山地国家尼泊尔,
延着昔日前辈们的“嬉皮之路”溯源而上,经过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走到欧亚分界线上的土耳其,
最后跨过边境,抵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战火连天的的伊拉克。
五个多月的漫长旅途中,
许崧用他擅长的机智、犀利和幽默呈现出一个神奇的世界。
不同于那些平淡无奇的旅行记录,,许崧总能找旅途中的新鲜与刺激——
他经历了加德满都的宵禁和大游行;
卡拉奇毫无美感的城市景观和垃圾海滩;
拉合尔村子里好听好看还有人撒钱的午夜民间乐队演出;
恐怖袭击一个月后最危险的城市白沙瓦;
让客人随便把玩AK47的部落酋长;
在喀布尔动物园观赏了阿富汗全国唯一的一头猪,
在天桥上差点被美军机枪手干掉;
在卡帕多奇亚被疯狗围攻
被德黑兰的热情震惊……
二十九万让读者身临其境,
偶尔博古论今,
偶尔带点四十岁孩子气的俏皮文字背后,
我已经看到那些捧着这本书时而被点中笑穴喷饭一地,
时而捏一把汗心跳直上两百,
时而狡黠地嘴角上弯,
时而陷入对生命深深思索的读者们。
对许崧而言,
旅行的乐趣远远不止按图索骥到每个陌生的地方插一面小旗子,
而是在于放手一搏,按照最过瘾的方式去活:
“老子喜欢!”
买回来好久,终于趁着春节长假看完了。 总体来说,前2/3好于后1/3,后1/3有些敷衍和疲惫的感觉,更像是流水账了,不过对于一篇长线游记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从趣味性的角度,我更喜欢《美国走着瞧》和《印度走着瞧》,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当然也是;从知识性的角度,《西亚...
评分自从有了亚马逊当当和京东之后,我再没有进实体书店买过书。《西亚走着瞧》可能是这些年里,除教科书以外,我买过的唯一一本原价图书。原因很简单:我只能以原价的方式买到它,书价50元,外加邮费6元,不议价。实在是没其他办法。 这真是一个传统图书人与世道进行抗争的故事—...
评分买回来好久,终于趁着春节长假看完了。 总体来说,前2/3好于后1/3,后1/3有些敷衍和疲惫的感觉,更像是流水账了,不过对于一篇长线游记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从趣味性的角度,我更喜欢《美国走着瞧》和《印度走着瞧》,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当然也是;从知识性的角度,《西亚...
评分2009年的秋天,当时正在外面参加一个培训的我在坐车的途中,无意中拿起99读书人寄给我的一本邮寄的试读本,书的名字叫做《美国走着瞧》。因为是试读本,所以只有薄薄的二十几页,正是这二十几页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幽默的文风,风趣的调侃,哪怕在旅途中遇到各种囧境...
评分自从有了亚马逊当当和京东之后,我再没有进实体书店买过书。《西亚走着瞧》可能是这些年里,除教科书以外,我买过的唯一一本原价图书。原因很简单:我只能以原价的方式买到它,书价50元,外加邮费6元,不议价。实在是没其他办法。 这真是一个传统图书人与世道进行抗争的故事—...
在读中,有点厚
评分第一次看许崧的《美国走着瞧》都是7年前的事儿了,时过境迁,每年都在盼着他出新书,这本《西亚走着瞧》历经多年难产也终于出版了,第一时间拿到书,虽然没有第一时间读完,但是那种熟悉的感觉还是一如既往。希望下一本书不要再等那么久。2016年3月13日读完
评分照旧是许崧风格的好看,足不出户已行走千里
评分正是许崧当年那本妙趣横生的"印度走着瞧",吸引我去印度瞧一瞧的。我喜欢这样的游记,以嬉皮笑脸的心态,随遇而安地走遍世界。周末阅读,和他一起去了次西亚,没有图片,将近500页的文字足以在脑中勾勒出一段美好的旅程了。
评分这年头国内还有人会写这么厚一本纯文字的游记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