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弘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外难得一见的珍贵图文资料,整理、编译有关中国的报道和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
出版作品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近年精心编译“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已经出版了《<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1926—1949》等。
发表于2025-04-08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文明原本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会排外。因为中国文明如果具有排外的因子,那么所谓的中国文明至今应该还在黄河中下游某一个地方徘徊。从历史主义观点看,中国文明具有不可思议的包容性,一切异质文明因子都会被中国文明接纳、重组与吸收,成为中国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
评分 评分一套三本书,在微博上看到好几位老师推荐,趁着网上图书促销,就买了回来,今天看到第一册正文第六十页。 这套书印刷精良,排版看着也舒服。字号,行与行的间隔也得当。大幅大幅的画,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但是,总觉得有些翻译上读着不太顺。 正文第2页,人们正在议...
评分沈弘先生主编的《伦敦新闻画报:1926-1949》拥有丰富的图片和与之对应的详细文字解说,提供贴近了解民国史的镜子,不过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这是一份尚未细加整理的宝藏,有志者需要自己用心挖掘。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发现与见解。 《第一册:1926~1929》 这一时期的焦点是北...
评分最早的一批来中国的英国记者,用大量生动的速写和文字,记录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之乱,更描绘了中国从南到北生动各异的风俗民情,皇帝、大使、总督、清军、采茶女、小贩、吸毒者、剃头匠、战船、炮台、火器、城墙、夏宫、天坛、长城、琉璃厂、赛马场、北京、广州、南京、...
图书标签: 历史 民国 老照片 中国历史 摄影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 晚清 英国
内容推荐
关于民国最完整、最系统的海外图文报道史料
沈弘教授十年整理、翻译,原貌呈现《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
近3000张珍贵照片 100万文字 特约记者现场报道
记录军阀政治、社会事件、百姓生活、民风民俗,以及艰苦的抗日战争
西方视角,他人眼睛,历史定格,呈现不一样的记忆
马勇、雷颐、余世存、解玺璋等学者作序推荐
媒体评论
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代,民国又是政治故事格外多的时代。打捞民国历史碎片,最大限度聚集外围史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民国历史拼图必将随着更多史料的呈现而日趋清晰。沈弘教授所做的工作,究其本质,就是打捞历史碎片,为重构历史记忆添砖加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马勇
《<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1926-1949》,正是外来者的新奇目光,把近现代中国的许多方面“定格”下来,使“往事”并未如烟随时光消逝。鲜活的历史图片,重新建立了“过去”与“现在”、“他者”与“我”之间的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雷颐
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新闻,早已成为历史,而当时的报道,则成为历史叙事的一部分。尤其当这些叙事来自另一种眼光,另一副笔墨的时候,其历史史料的补充价值就凸显出来了。读一读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记录和看法,也许会弥补我们的先天不足,补充被我们有意无意中忽略或遗忘的内容。事实上,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恰恰是由若干不同的面相构成的。
——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 解玺璋
我相信,他人的眼睛造成的陌生感仍是这部书的魅力之一。尽管我们多少自以为熟悉民国,熟悉现代史,但这自家的历史一经他人讲述,就让我们看到了差异,看到了我们不曾关照的地方。……借用外人的眼睛,我们从熟悉中会收获更深刻的东西,从差异化中会收获更丰富全面的东西。
——《非常道》作者,诗人、学者 余世存
真应该有个图片数据库。
评分1、2、3、4
评分民国的黄金岁月
评分现较能理解默苍离了。天地不计仁概念。白俄画像巴别尔漫画版,残酷的布尔什维克与白军、蒋、耄屠夫间的白刃战,无论今或民国想问问那些跨历史教育女孩“您参加战地救护反土匪战争”后,蒋耄腊肉给您好的国家和爱护了吗?您战斗是自由还是被蔑视的?听秋田噪音看的kindle五卷。意形与人有关么?
评分是一本很好的史料补充,如果对当时的历史情况有一定了解,会更好的串联起新闻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